[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电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9643.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6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程浩宇;曾庆威;马平安;李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H01R3/08;B60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电弓装置,属于电力领域。液体电弓装置包括母线槽、电解液、导轨托架、供电柱和运动接头;母线槽内装有电解液,导轨托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板和支架,支架位于电解液上方,至少两个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架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母线槽内,至少两个支撑板用于支撑支架,支架上设有导轨,导轨内设有运动接头,运动接头在导轨内滑动,运动接头的一端与受电设备电连接,运动接头的另一端浸没在电解液中,支架上设有两个供电柱,两个供电柱分别位于导轨的两端,两个供电柱的一端与供电母线电连接,两个供电柱的另一端浸没在电解液中。该液体电弓装置,可以保证受电设备持续稳定的受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电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移动设备的供电采用电接触形式的电弓装置实现,如有线电车等。有线电车在运行期间要求电弓装置与带电的母线之间保持相对恒定的接触压力,以保证持续稳定的受流性能,有线电车的电弓装置包括电弓滑板以及气压机构或弹簧机构。
目前,电弓装置通常采取固体滑动电接触的方式与带电的母线接触,即通过气压机构或弹簧机构向电弓滑板的与带电的母线接触的一面施加压力,使电弓装置与带电的母线实现电气联接,从而实现电流从供电的母线流向电弓装置,然后从电弓装置流向受电设备供电。由于电弓装置与受电设备机械连接在一起且相对位置不变,因此受电设备虽然相对母线在运动,但是仍可以采用普通的电缆连接方式从电弓装置上取电。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电弓滑板与母线之间的接触压力通常由气压机构或弹簧机构来维持,一旦电弓滑板与母线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小,会导致电弓装置与母线之间接触不良,使供电时断时续,甚至引起火花或电弧,以致烧损母线;如果电弓滑板与母线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大,又会造成电弓滑板的接触面磨损过快,缩短电弓滑板的使用寿命。即使在安装时保证了电弓滑板与母线之间的接触压力合适,在使用中也会因为电车颠簸、电弓滑板表面存在污渍等因素导致电弓装置与母线之间的电接触效果下降,因此传统的固体滑动电接触方式已经无法保证电弓装置与带电的母线之间的接触压力恒定,以保证受电设备持续稳定的受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电弓装置,可以保证受电设备持续稳定的受流性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电弓装置,所述液体电弓装置包括母线槽、电解液、导轨托架、供电柱和运动接头;
所述母线槽内装有所述电解液,所述导轨托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板和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解液上方,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母线槽内并与所述母线槽的槽底接触,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设有所述运动接头,所述运动接头在所述导轨内滑动,所述运动接头的一端与受电设备连接,所述运动接头的另一端浸没在所述电解液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所述供电柱,两个所述供电柱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两端,两个所述供电柱的一端与供电母线连接,两个所述供电柱的另一端浸没在所述电解液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无机电解质。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柱为铜柱、银柱或镀有银的铜柱。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柱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供电母线的母线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接头为铜质的纺锤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接头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受电设备的电缆的电缆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受电设备机械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接头的另一端为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托架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