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种子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4228.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金银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程方柳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种子 播种 胚芽 发芽率 催芽处理 催芽种子 抗逆能力 种子表皮 种子引发 霉变 胚根 种皮 软化 发芽 萌芽 生长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颗粒成熟饱满,种子完整无霉变的当年新种进行种子引发处理;然后软化种子表皮,打破种皮结构;再置于适合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最后将得到的催芽种子进行播种。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促进丹参种子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增加了种子内部的活力,从而促进播种后的丹参种子的萌芽,其发芽率由自然发芽的35‑60%提高到80‑92%,而且还可以增强种子的抗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参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4-8月开花,花后见果。其为一种中药,药用部位通常是根及根茎。该种根入药,含丹参酮,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经闭,庙痛。对治疗冠心病有良好效果。此外亦治神经性衰弱失眠,关节痛,贫血,乳腺炎,淋巴腺炎,关节炎,疮疖痛肿,丹毒,急慢性肝炎,肾孟肾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癫癎。外用又可洗漆疮。
近年来,丹参作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丹参的产出主要是野生,然而,随着中药行业的发展,仅靠野生丹参供应市场现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进行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分为种子种植,扦插种植和分根种植。丹参采用种子种植一般是在3月至4月期间,在土地上直接播撒种子,种子撒匀后,可不必盖土,用脚踏实一遍,让种子与土贴紧即可。播后必须撒上一层麦秆,以便保湿防晒。播后要经常洒水,保持地表及土层潮湿。在投产过程中,虽然种子从收获到储存期间种子外表完整无霉烂,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容易遭到细菌病菌的感染,因此潜在的影响种子的活性而降低了种子的萌芽率;另外,由于种植季节的昼夜温差大,种子在萌芽阶段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易成活,导致成活率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参种子的处理方法,从而可以解决丹参种子萌芽率低,存活不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丹参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颗粒成熟饱满,种子完整无霉变的当年新种,置于32-35℃的温水中浸泡25-35min,然后加入引发剂,密封保温状态下浸泡20-24h;
(2)种子处理:将经过步骤(1)浸泡处理结束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30-40℃的干燥箱中烘干至种子含水量为32-36%,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对种子表皮浸泡揉搓处理4-8min,取出后清水冲洗干净;
(3)催芽: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置于温度为24-28℃,湿度为84-90%的催芽箱内催芽,催芽3-5天,得到催芽种子;
(4)播种:将经过步骤(3)催芽处理的催芽种子进行正常播种即可。
在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为赤霉素、复硝酚钠和聚乙二醇PEG-6000的复配物;其中,赤霉素、复硝酚钠和聚乙二醇PEG-6000的质量比为(40-50):1:(16-20)。
在所述步骤(1)中,新种、引发剂和温水的配比为(200-300):1:(600-800)。
在步骤(2)中,所述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2-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金银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金寨县金银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晒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蔬菜种子的催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