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2117.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鹏;吕壮志;王洪丰;华新刚;嵇绍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禹新能源(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线 收线筒 电动汽车充电桩 隔板 收纳 槽洞 转轴 旋转把手 充电头 充电桩 防护帘 支撑板 通孔 主体中间 转动结构 充电箱 固定座 滑动槽 滑轮 收卷 下端 缠绕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防护帘、收线筒、第一通孔、充电线、转轴和旋转把手,所述充电桩主体中间开设有槽洞,所述防护帘安装在槽洞两侧的顶部,所述槽洞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收线筒设置在支撑板之间,所述收线筒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二隔板的下端,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收线筒上,所述充电线的末端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卡在固定座内,所述转轴设置在收线筒的后侧,所述旋转把手与转轴相连接。该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收线筒通过滑轮和滑动槽与支撑板构成转动结构,可以通过收线筒的转动实现充电线的收卷,从而可以将充电线隐藏在充电箱主体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发展起来了,为了方便电动汽车的充电,电动汽车桩在身边也越来越多了。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型的汽车桩,但大多的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放置的很凌乱,不能收纳起来,从而会影响城市美观,同时也容易绊倒使用者。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的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放置的很凌乱,不能收纳起来,从而会影响城市美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防护帘、收线筒、第一通孔、充电线、转轴和旋转把手,所述充电桩主体中间开设有槽洞,且槽洞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磁铁块,所述防护帘安装在槽洞两侧的顶部,且防护帘的底部与磁铁块相接触,所述槽洞内设置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前侧设置有支撑板,同时支撑板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收线筒设置在支撑板之间,且收线筒的两端侧边均设置有滑轮,同时滑轮卡在滑动槽内,所述收线筒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通过轴承与收线筒相连接,同时轴承安装在收线筒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二隔板的下端,且第一通孔上方设置有固定座,同时固定座设置在第二隔板的外侧面,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收线筒上,且充电线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同时第二通孔开设在外侧的支撑板下端,所述充电线的末端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卡在固定座内,所述转轴设置在收线筒的后侧,且转轴贯穿第一隔板,同时第一隔板的后侧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旋转把手与转轴相连接,且旋转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滑块,同时旋转把手通过滑块和固定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帘一共设置有两个,且防护帘关于槽洞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线筒通过滑轮和滑动槽与支撑板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呈环形阵列状结构设置在第一隔板上,且固定孔一共设置有十二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包括有第一横杆、滑槽和第二横杆,且第一横杆上开设有滑槽,并且第一横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横杆,同时第二横杆的尺寸与固定孔的尺寸吻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旋转把手垂直设置,且固定杆通过滑块和滑槽与旋转把手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收纳充电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1)收线筒通过滑轮和滑动槽与支撑板构成转动结构,可以通过收线筒的转动实现充电线的收卷,从而可以将充电线隐藏在充电箱主体的内部,避免凌乱的放置,影响城市美观;
(2)旋转把手和固定杆之间为滑动连接,另外第二横杆的尺寸与固定孔的尺寸吻合,便于将旋转把手的位置进行固定,操作起来方便;
(3)防护帘关于槽洞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将充电头等元件遮挡起来,可以防晒、防灰尘,有效的起到防护的作用,另外防护帘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禹新能源(镇江)有限公司,未经中禹新能源(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2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卷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电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