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5761.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00 | 分类号: | A01G24/00;A01G24/20;A01G24/25;A01G24/27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幼苗培育 基质 发酵菌种 酶解产物 纤维素酶 油茶籽粕 米糠 含水量调整 腐殖酸钠 磷酸氢铵 显著进步 白酒糟 适量水 碳酸钾 下密封 重量份 后向 酶解 幼苗 猪粪 成活率 发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油茶籽粕15‑20份,米糠10‑15份,麦秸8‑12份,白酒糟6‑10份,猪粪20‑30份,腐殖酸钠3‑7份,磷酸氢铵1‑5份,碳酸钾1‑3份,纤维素酶0.1‑0.3份,发酵菌种0.3‑0.5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籽粕、米糠、麦秸经粉碎至20‑40目后混合,向其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加入纤维素酶在20‑30摄氏度条件下酶解5‑8小时,获得酶解产物;(2)向所述酶解产物中加入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后向其中接入发酵菌种,在25‑35摄氏度条件下密封发酵25‑35天后,将含水量调整至25‑35%即得。本发明所制得的油茶幼苗培育基质能够显著增加油茶幼苗的成活率,获得了显著进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茶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可用于油茶幼苗培育中。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一种优质的木本油料植物,由于其优异的营养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也日益火爆。受市场需求的驱使,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油茶的生产环节,油茶的移栽定植成活率低一直是阻碍油茶生产的老大难问题,许多地方由于定植的成活率不高,需要不断地进行补栽,有的地方的定植成活率甚至不足30%,既影响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造林的生产成本,而且林间大小苗参差不齐,不利于林地的统一管理。为了提高油茶的定植成活率,目前普遍采取容器育苗的方法培养油茶树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尽理想。所以,研究和开发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来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对于油茶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技术研究或成果报道还比较欠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可用于油茶幼苗培育中,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幼苗培育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油茶籽粕15-20份,米糠10-15份,麦秸8-12份,白酒糟6-10份,猪粪20-30份,腐殖酸钠3-7份,磷酸氢铵1-5份,碳酸钾1-3份,纤维素酶0.1-0.3份,发酵菌种0.3-0.5份。
进一步地,所述油茶幼苗培育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油茶籽粕18份,米糠12份,麦秸10份,白酒糟8份,猪粪25份,腐殖酸钠5份,磷酸氢铵3份,碳酸钾2份,纤维素酶0.2份,发酵菌种0.4份。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种由蜡状芽孢杆菌、白地霉按照(2-3):1的比例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种由蜡状芽孢杆菌、白地霉按照2:1的比例混合而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种中各菌种的活菌数量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不少于1×107cfu/mL,白地霉不少于1×106cfu/mL。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种中所用各单一菌种来自于各菌种的市售单一活菌制剂,或者使用经微生物学鉴定为相应菌种的任意已知的菌株通过常规培养、扩繁而制备的菌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制得的油茶幼苗培育基质能够显著增加油茶幼苗的成活率,获得了显著进步的效果。并且,双菌种发酵组显示出相比单菌种发酵组或使用EM菌剂发酵组也具有显著提高幼苗成活率的结果,这可能是与菌种发酵时蜡状芽孢杆菌和白地霉能够相互促进菌种活性有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以下具体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5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