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资产价值代币的创建、交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6721.X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1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宸;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宸;郑超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40/04;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李正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币 资产数据库 区块 资产 写入 交易 合成 符合性判定 节点分配 实时交易 使用效率 数据更改 回报 构建 哈希 创建 权限 审计 网络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资产价值代币的创建、交易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权益资产的价值,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代币的使用效率,并安全高效地完成代币交易,为权益资产实时交易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包括在区块链网络中构建权益资产数据库;为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分配权限;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将经过审计的初期投入资本数据和对应公允价值以及对应的公允当期超额回报估值写入权益资产数据库;当符合性判定通过时,将权益资产数据库的数据更改内容或其哈希值写入区块中;根据权益资产数据库中的初期投入资本和对应的公允当期超额回报估值数据,计算权益资产的公允合成价值;根据公允合成价值,计算该权益资产的代币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资产价值代币的创建、交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中的区块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可复制、共享的账本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信息,接收、储存和发送价值。通过在专门的硬件上运行相应的软件而成为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数字货币的参与者。
区块链按照时间戳顺序将数据区块组合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学方式保证这种分布式账本不被篡改和不被伪造。区块链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记录数据的真实性。但是,应用在记录权益性资产价值时,往往记录的是初期实际投入资本和预期超额回报估值两种权益状态值的代数和——权益总值,交易者无法直观通过这样的权益总值知晓初期投入资本的实值和预期超额收益的估值两种不同状态的价值,以及权益价值增长的方向与步幅。
申请公布号为CN10595692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化资产交易平台,包括资产录入设备和分布式记账网络;资产录入设备验证资产并在合规时生成资产项目信息并录入资产交易平台,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和资产的数字化身份识别技术,实现了多种资产的去中心化、可信任的快速交易。
然而,权益类资产往往是不同资产(例如,股票、股份、股票指数、股指期货、交易所交易基金等)的组合,并往往通过证券化后进行交易。由于周期长、结构复杂、增信环节多和成本高,并且缺乏交易产生时的标的资产当期参考的公允价值,也不满足资产价值动态性变化和交易便捷性的要求,难以广泛应用。权益类资产为便于交易与流通,还需要进行分类和量的分割,导致价值标准化十分复杂。当今,权益类资产交易市场巨大,并且发展迅猛。但是,权益类资产交易的以上所述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比如,持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权益只能在长达数年后基金清算时才能获得,在基金存续期间难以转让,资金流动性受到严重限制。至今,权益类资产交易的新路径依然在探索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资产价值代币的创建、交易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权益资产的价值,用代币化替代证券化,去掉了复杂并且繁琐的大量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代币的使用效率,并安全高效地完成代币交易,为权益资产实时交易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权益资产价值代币的创建方法,其包括:
在区块链网络中构建权益资产数据库;根据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为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对权益资产数据库的数据写入分配权限;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将经过审计的初期投入资本数据和对应公允价值数据写入权益资产数据库;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实时将初期投入资本对应的公允当期超额回报估值写入权益资产数据库;
区块链网络中的各节点根据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对有权中介机构节点写入的所有数据打上时间戳,并进行符合性判定;当符合性判定通过时,区块链网络将权益资产数据库的数据更改内容或其哈希值写入区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宸;郑超,未经郑文宸;郑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6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