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5503.4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闫琳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琳果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1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电器插头 防潮装置 底部连接 插头 固定板 固定腔 连接板 移动杆 卡扣 推扣 电源 湿气 移动杆顶部 插头表面 漏电现象 内部安装 室内环境 外部安装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吸附结构 线路短路 滑板 使用率 内槽 贴合 吸垫 水珠 堆积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滑板,所述推扣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底部连接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外部安装有卡扣,且卡扣底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连接有活动内槽,所述外壳顶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部贴合有吸垫,所述移动杆顶部连接有推扣。该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可以避免插头因空气湿度比较大,而使插头表面出现水珠堆积现象,这样可以使人们在使用插头时不会受室内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线路短路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插头的使用率,当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插入电源处时,该装置内部的吸附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的湿气进入电源内,从而可以避免漏电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插头一般为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
现有的家用电器插头在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使用时插头表面有可能会出现水珠堆积现象,这样有可能会使人们在使用插头时,会出现线路短路的现象,从而导致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有些电器插头因外部没有保护装置,一旦遇到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时,插头外表面会出现潮湿现象,这样会导致漏电的现象,从而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家用电器插头在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使用时插头表面有可能会出现水珠堆积现象,这样有可能会使人们在使用插头时,会出现线路短路的现象,从而导致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内部安装有推扣,所述推扣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底部连接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外部安装有卡扣,且卡扣底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连接有活动内槽,所述外壳顶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部贴合有吸垫,所述移动杆顶部连接有推扣。
优选的,所述吸垫为橡胶材质,且其包裹在固定板外部,并且吸垫与固定板构成固定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扣外部为凸起结构,且滑板内部为凹槽结构,并且推扣外部的凸起结构与滑板内部的凹槽结构外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腔内部为螺纹结构,且卡扣外部为螺纹结构,并且固定腔内部的螺纹结构与卡扣外部的螺纹结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顶板为空槽结构,且活动内槽为空心结构,并且插头与活动内槽构成活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可以避免插头因空气湿度比较大,而使插头表面出现水珠堆积现象,这样可以使人们在使用插头时不会受室内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线路短路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插头的使用率,当家用电器插头防潮装置插入电源处时,该装置内部的吸附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的湿气进入电源内,从而可以避免漏电现象。该装置内部安装有为橡胶材质的吸垫,当插头插入电路板的过程中可以使为橡胶材质的吸垫能够与电路板表面做到无缝贴合,这样可以起到防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推扣与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顶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琳果,未经闫琳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