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木材封端防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3332.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纪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合建 |
主分类号: | B27N7/00 | 分类号: | B27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木材 防裂 封端 涂布层 纸胶带 锯切 流体 刨切 冷却 附着力 工作效率 加热处理 两端端头 流体状态 打磨 加热 剪裁 空冷 木方 贴合 旋切 凝固 牵制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木材封端防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好需要封端防裂的木材以及高分子材料;B.将高分子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高分子材料由固体变为流体:C.将流体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涂布到木材两端端头,使高分子材料和木材之间产生附着力;D.高分子材料进行空冷并由流体变成固体;E.高分子材料冷却并凝固,最终形成高强度的涂布层;F.对涂布层进行打磨或剪裁;G.将涂布了高分子材料并冷却的木材转移到其他工序进行刨切加工,本发明实现了利用高分子材料代替纸胶带,木方刨切或锯切,木材旋切或锯切后无需人工贴合纸胶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对木材进行固定和牵制,使木材无法开裂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木材封端防裂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 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
木材由于其结构决定其储存,加工,运输,使用过程容易发生开裂,拉丝,具体分为表裂、内裂、端裂、轮裂等开裂方式,其中端裂是为最常见的木材开裂方式,端裂又称端面裂纹,端裂或仅限于木材的端面,或延伸至端部的一侧或两侧,后者通常称为劈裂,主要原因是由于木材顺纹方向的导水性远远大于横纹方向,当木材干燥时,水分从端面的蒸发要比从侧面蒸发快得多,端部含水率低于中部,端部的收缩受中部木材的限制,因而在端部产生拉(伸张)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时,端面发生开裂,传统的防裂方法是采用人工贴纸胶带的方式来防止刨切的薄木皮开裂,具体运用过程是将木方刨切成薄木皮,再通过人工在薄木皮两端贴上纸胶带来防止薄木皮开裂,一块木方可以刨切几万张薄木皮,工人需要每一张薄木皮手工贴两张纸胶带,效率低下且防裂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因此设计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代替纸胶带,对木材进行固定和牵制,使木材无法开裂,木方刨切后无需再人工贴合纸胶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的木材防裂方法,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木材封端防裂方法,能实现利用高分子材料代替纸胶带,对木材进行固定和牵制,使木材无法开裂,木方刨切后无需再人工贴合纸胶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的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木材封端防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好需要封端防裂的木材以及用于封端常态为固态的高分子材料;
B.将准备好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60℃以上,加热时间以将固体变为流体为准,加热后高分子材料由固体变为流体:
C.使用涂覆工具将流体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涂布到木材两端端头并将木材端头完全覆盖,使高分子材料和木材之间产生很好的渗透效果并产生附着力;
D.高分子材料进行空冷并由流体变成固体;
E.高分子材料冷却并凝固的过程中产生范德华力、化学键力,最终形成高强度的涂布层;
F.对涂布层进行边角尺寸和形状的打磨或剪裁;
G.将涂布了高分子材料并冷却的木材转移到其他工序进行刨切加工。
所述步骤b中提到的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及步骤C中提到的使用涂覆工具将流体装的高分子材料涂布到木材两端端头,可以由使用热压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热压来代替,替代后步骤如下:
a.准备好需要封端防裂的木材、用于封端的高分子材料;
b.通过热压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热并对准木材两端进行热压,一次成型,热压温度为6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合建,未经纪合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3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