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身麻醉神经机制研究急性实验平台及慢性实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922.2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声伟;蔡新霞;张禹;刘军涛;宋轶琳;李子岳;肖桂花;王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7/04 | 分类号: | A61D7/04;A61B5/04;A61D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实验动物 通气 麻醉 急性实验 慢性实验 全身麻醉 神经机制 神经 试验台 神经电生理 微电极阵列 动物行为 分析处理 气体通路 三维立体 神经化学 实验平台 同步检测 自由活动 定位仪 麻醉机 鼻罩 记录 颅内 脑区 植入 研究 探测 放大 观测 计算机 安置 缓解 检测 | ||
1.一种全身麻醉神经机制研究急性实验平台,包括:
神经双模检测仪器(101),用于放大和记录神经双模信号;
双模微电极阵列(102),植入实验动物颅内脑区探测神经双模信号;
麻醉机(103),用于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通气;
计算机(104),用于观测和记录动物行为,并分析处理神经双模信号;以及
试验台,包括:
三维立体定位仪(105),用于安置实验动物;以及
通气鼻罩(106),为麻醉通气提供气体通路。
2.一种全身麻醉神经机制研究慢性实验平台,包括:
神经双模检测仪器(201),用于放大和记录神经双模信号;
双模微电极阵列(202),植入实验动物颅内脑区探测神经双模信号;
麻醉机(203),用于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通气;
计算机(204),用于观测和记录动物行为,并分析处理神经双模信号;以及
试验台,包括麻醉笼(205),供实验动物自由活动和麻醉通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平台,其中,所述神经双模信号包括:
神经电生理信号:指单个神经细胞放电动作电位和群神经细胞放电形成的局部场电位;以及
神经化学信号: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的脑内化学物质浓度变化,所述化学物质包括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或神经营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平台,其中,所述双模微电极阵列至少为1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平台,其中,所述双模微电极阵列大于1个,植于不同的脑区,以研究麻醉的神经环路机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平台,所述麻醉机通过改变麻药流速调节麻醉周期和麻醉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实验平台,用于进行急性试验,所述急性实验指通过开颅手术将双模微电极阵列(102)植入颅内脑区后,即时对神经双模信号进行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双模微电极阵列拔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实验平台,用于急性实验时,实验周期数不小于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慢性实验平台,用于进行慢性试验,所述慢性实验指通过开颅手术将双模微电极阵列(202)植入颅内脑区后,通过固定物质将双模微电极阵列(202)封固在颅内脑区,通过双模微电极阵列(202)长时间对神经双模信号进行检测,直到实验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慢性实验平台,用于慢性实验时,双模微电极阵列(202)植入颅内脑区有效使用期为1个月,每天进行实验周期数不小于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9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牲畜的医疗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畜牧业用牲畜高效雾化药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