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服务器支架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与消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490.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磊;王瑜;刘金祥;许鑫洁;宁智成;朱雨彤;陶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热点 服务器支架 数据机房 服务器 机柜 信号接收端口 消除系统 信号计算 机房 探测 固定温度传感器 能源使用效率 驱动齿轮组 小型电动机 摆放位置 空调系统 气流组织 使用寿命 优化数据 可探测 热环境 单排 个机 伤害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服务器支架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与消除系统,属于数据机房热环境控制领域;本发明选取一单排共3个机柜的机房为应用实例,其特点在于,对于单个机柜,主要包括:固定温度传感器(1‑i),[i∈(1,6)],信号计算服务器(2),信号接收端口I(3),信号接收端口II(4),小型电动机(5),驱动齿轮组(6),服务器支架组(7)。所有机柜都共用一个信号计算服务器(2)。本发明可探测每个机柜的局部热点,并通过调整服务器支架角度,改变服务器摆放位置来优化数据机房内气流组织并消除局部热点。该系统可提高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局部热点对服务器造成的伤害,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服务器支架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与消除系统,属于数据机房热环境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且具有高密度的数据机房已经越来越普及,更大的负荷密度导致IT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也导致数据机房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出现局部热点,现有的气流组织形式难以解决机房内出现局部热点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并影响设备的高效运行。因此,快速探测并高效地消除局部热点,是确保数据中心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的必备条件,也是数据中心快速、稳健发展的重大需求之一。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整个的数据机房气流组织优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如专利CN201510028560.2提出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及机柜,设置具有导流板的气体通道分配结构对机柜的进风量进行协调,虽然可以提高整体的冷却效率,但未考虑对不同位置机柜的散热不均匀现象进行改进,针对局部热点的消除,只有本人之前提出的专利CN201710447484.8一种使用活动挡板的数据机房气流组织优化系统中运用了机柜挡板组来优化单个机柜的气流组织,降低局部热点温度;本专利在专利CN201710447484.8一种使用活动挡板的数据机房气流组织优化系统的基础上去除了机柜挡板,通过转动服务器角度来代替机柜挡板的效果,以起到数据机房气流组织优化及局部热点消除的作用,减少了机柜挡板组的安装过程,不需在机柜上安装附件,增大了冷通道内的操作空间。本专利可同时实现数据机房局部热点的探测、定位及消除,能改善数据机房内热环境,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服务器支架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与消除系统,属于数据机房热环境控制领域。本发明可探测每个机柜的局部热点,并通过调整服务器支架角度,从而改变服务器摆放位置来优化数据机房内气流组织并消除局部热点。该系统可提高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局部热点对服务器造成的伤害,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服务器支架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与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单个机柜,包括固定温度传感器1-i,[i∈(1,6)],信号计算服务器,信号接收端口I,信号接收端口II,小型电动机,驱动齿轮组,服务器支架组;
其中,信号计算服务器放置在任意机柜顶部,信号接收端口I置于机柜顶部角落,信号接收端口II与小型电动机置于机柜顶部另一侧角落;
固定温度传感器1-i,[i∈(1,6)]相互之间并联,且均与信号接收端口I一端相连,信号接收端口I的另外一端与信号计算服务器的一端相连,信号计算服务器的另外一端与信号接收端口II的一端相连,而信号接收端口II的另一端经过小型电动机(5)与驱动齿轮组的一端相连,驱动齿轮组的另一端与服务器支架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