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0742.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干;黄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结合层 发霉 起皮 潮湿 干法 卫生间 疏导 坡度 防治 卫生间地面 防水密封 防水砂浆 混合胶料 周边接缝 地漏槽 外侧壁 找坡层 综合分析 地砖 切除 图纸 门口 融合 施工 检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包括:步骤一,将图集图纸上有关卫生间地面不同工程的做法综合分析对比,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进行勘查检验,确定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多个起因;步骤二,确定为步骤一的多个起因中至少一个的情况下,从坡度、结合层和/或地漏进行实施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找坡层坡度不应小于1%且从门口处坡向地漏的方向至少保持为1.5%‑2%;将地砖下方的结合层改为非干硬性防水砂浆结合层或改为某种既便于铺砖又能与砖融合一体的结构混合胶料结合层;在地漏槽外侧铁壁上切开口子形成部分切除后地漏外侧壁,并将切口铁壁与周边接缝做好防水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
背景技术
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是顽固性怪病,一直没有好办法彻底治愈,例如在实际工程中,现代大部分医院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后不久或一年不到,就开始陆陆续续被发现各层病房某些卫生间里面的淋浴间靠走廊一侧墙身下部外表面经常潮湿起皮脱落,有的还比较严重且时间久了还发霉长毛,不但给原本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病房显得美中不足而有点遗憾,也给走廊环境特别是走廊入口处外面的人来人往的服务台周边环境带来了有些“脏”的感觉。目前这是各医院病房中卫生间的一种怪现象,大家称它为“怪病”,也是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业主和病人时常抱怨,意见很大,要求有效治理这种“怪病”的呼声一直都很高。
现有技术是反复“堵”或反复用防水材料修补及装饰,没有深刻分析其深层原因,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根”部位,所以老根治不了,只能临时性应付,但时间一长还是潮湿发霉起皮脱落,业主和病人始终不满意,环境越来越差。
参见附图1,从表面来看,卫生间的地面工程做法每一步都似乎没有问题;地漏都按常规要求埋设,即埋设位置要保证放在地漏外侧铁壁上面的篦子盖板与地面平齐为准,也没有错,那么这久治不愈的“怪病”原因究竟出在哪里?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根治呢?一直困扰着业内同行技术专家没有找到最好办法,也严重影响医院病房环境和设计施工信誉。因此解决的先行原则是须先找到实际病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治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怪病”的方法,对地面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良,有些细节进行补充更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在于解决因为偏高会造成地漏槽的外侧壁(1)出现上移至地砖底部情况,这种移位正好封堵了地砖底部的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得到了业内同行技术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图集图纸上有关卫生间地面不同工程的做法综合分析对比,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进行勘查检验,确定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多个起因;
步骤二,确定为所述步骤一的多个起因中至少一个的情况下,从坡度、结合层和/或地漏实施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
优选的,步骤一多个起因包括:淋浴水通过地砖(2-1)缝或墙面砖缝及其收缩变形缝直接或间接渗入到地砖(2-1)下方的结合层 (2)和填充层(2-4),填充层(2-4)采用轻集料混凝土,但填充层(2-4)与地砖之间结合层(2)采用的是不同厚度(有时地面标高误差造成较厚)的松散干硬性砂浆铺垫,所述松散干硬性砂浆最易藏水,从而1)所述结合层(2)有积水且如果找坡层坡向地漏的坡度不够时,所述坡度一般小于等于0.5%,从而使积水排泄不畅;2)施工造成地漏槽预埋时偏高,偏高会造成地漏槽侧外壁(1)封堵住地砖底部干硬性砂浆结合层(2)的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从坡度方面实施防治卫生间墙底部潮湿发霉起皮的地漏疏导排干法包括:找坡层(2-3)坡度不应小于1%且从门口处坡向地漏(1-1)的方向至少保持为1.5%-2%的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保护用雨水口截污装置
- 下一篇:家用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