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通碳素钢带钢电解除鳞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3641.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邢立杰;陈安洲;邢保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立杰 |
主分类号: | C25F1/06 | 分类号: | C25F1/06;C25F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057450 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电解槽 碳素钢带钢 对电极板 生产系统 电极板 除鳞 阴极 阳极电极板 阴极电极板 阳极 电解单元 钢带传输 钢件表面 极性交替 上下排列 生产效率 原料配制 对电极 碳素钢 盐度计 电极 带端 带钢 钢带 测量 穿越 节能 | ||
本发明提供了普通碳素钢带钢电解除鳞生产系统,属于钢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电解单元:包括电解槽、电极和普通碳素钢钢带传输装置,电解槽中盛有电解液使用水和Na2S04原料配制,电解液PH值7.1~8,电解液的浓度用盐度计测量为17%‑20%,电解液温度为75~79℃;电解槽中布置有若干对电极板,每对分上下排列,每对电极板极性相同,电极板分为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电极板极性交替排列,钢带从每对电极间穿越,出带端最末一对电极为阴极,带钢为相对的阳极。本发明具有无污染、除鳞过程简单、除鳞彻底、质量好、周期短、节能、成本低、易提高生产效率、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普通碳素钢带钢电解除鳞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碳素钢钢板生产中的“除鳞”通常是指除去钢板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以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
普通碳素钢钢板氧化铁皮鳞片的产生:
在钢板生产过程中,共有三个工艺过程会产生氧化皮:
(1)板坯在热轧前,在加热炉内加热和保温(1200-1250℃),产生一次氧化皮。一次氧化皮由致密的表层和松散的内层构成。表层为Fe2O3、Fe3O4和Fe O,而内层FeO占14%-16%,其余的是Fe3O4和气孔。
(2)热轧板坯从加热炉出来后,经高压水除去一次氧化皮后进行粗轧。在短时间的粗轧和精轧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氧化皮,二次氧化皮为红色鳞层,由方铁矿(FeO)、赤铁矿(Fe2O3)等微粒组成,这种氧化层厚度较薄,钢板与鳞的界面应力小,所以剥离性差。在精轧开始时和精轧道次间隙用高压水除鳞装置去除,除鳞效果取决于高压水的压力、实际打击力及喷嘴布置等因素。
(3)精轧后的冷却过程中产生三次氧化皮,并且保留至室温状态。热轧板卷产品表面质量中的氧化皮基本上都是三次氧化皮。如果二次氧化铁皮在轧制过程中不能去除,会在轧制过程中形成氧化铁皮压入缺陷,这种氧化铁皮呈现黑褐色、小舟状,散沙状地分布在缺陷钢板表面。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由于受终轧温度、终冷温度、返红温度及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形成不同组成的氧化层;一般结构组成为:最内层的富氏体(Fe3O4和FeO固溶体)、中间层的Fe3O4和最外层的Fe2O3。热轧碳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氧化皮不断发生改变,氧化皮的结构缺陷主要有:氧化皮鼓泡、滑移导致氧化皮局部破裂及Fe3O4和Fe颗粒的析出。
氧化铁皮(鳞片)的危害:
(1)在轧制时会将氧化铁皮压入带钢基体,影响冷轧板表面质量及加工性能。
(2)氧化铁皮破碎后进入冷却润滑的乳化液系统,损坏设备并缩短乳化液使用寿命。
(3)铁鳞和各种杂质容易附着在浸入辊表面,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会损坏轧辊,影响钢带质量。
热轧钢板作为冷轧带钢的原料,在冷轧前需要进行除鳞工序。除鳞技术对钢板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消除氧化铁皮,通常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1)酸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立杰,未经邢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