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1429.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滕皓;刘海;田万英;许晓东;赵东宏;王波;沈兵;殷志碗;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19/24;B24B41/06;B24B27/00;B27C9/0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周青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自动 加工 设备 及其 工作 流程 | ||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其中,杯底斜切装置中的外圆车刀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切削,且滚轮、第二丝杆、第四滑台以及第一压紧装置等部件的配合,使外圆车刀完成了杯底的斜切工作;杯口磨削装置或杯底磨削装置中,相应的磨头始终与杯底或杯口边缘接触,第三弹簧与第四弹簧保证对应的磨头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磨削。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刚性自适应加工的概念来实现天然竹杯的加工,在尊重每个竹杯所特有截面轮廓的前提下,对竹杯的底部即外竹节部分进行仿形斜切,对杯口和杯底棱边进行自适应磨削,从而在最大程度保留竹杯天然性的基础上,出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最恰当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旅游和户外运动及户外生活的重视,天然竹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竹杯为顶部敞口、竹节做底的结构,现有的竹杯均是人工使用电动工具进行打磨,造成了人力成本的增加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在打磨过程中,电动工具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再者打磨产生的粉尘也会对操作者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天然竹杯自动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的电机、竹杯定位夹紧装置、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杯底斜切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相对设置,并分别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于底座之上,均可实现在底座上纵向位移;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并排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杯底斜切装置设置于第二滑台之上,所述竹杯定位夹紧装置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且竹杯定位夹紧装置位于第一滑台与第二滑台之间;
所述杯底斜切装置包括第三滑台、第四滑台、第五滑台,所述第三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二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三滑台之上,所述第五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四滑台之上;所述第五滑台上连接有用于贴紧竹杯杯体的滚轮,所述第四滑台上横向在靠近竹杯杯底的一侧设有外圆车刀,该外圆车刀在横向上置于滚轮一侧;
所述第三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第一压紧装置,该第一压紧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三滑台上的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弹簧和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弹簧纵向设置,并置于第三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一压紧块挤压第一弹簧,且第一压紧块的顶部与第四滑台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分别通过横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第六滑台、第七滑台、第八滑台,所述第六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第七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六滑台之上,所述第八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七滑台之上,所述第八滑台上设有磨头,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的磨头刃口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中,相应的第六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第二压紧装置,该第二压紧装置包括固定于第六滑台上的壳体以及置于该壳体内的第二弹簧和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弹簧横向设置,并置于第六滑台横向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二压紧块挤压第二弹簧,且第二压紧块的顶部与第七滑台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磨削装置、杯底磨削装置中,相应的第七滑台上设有磨头弹性归位装置,该弹性归位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七滑台上的壳体以及置于该壳体内的第三弹簧、第四弹簧、归位块,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纵向设置,且第三弹簧、第四弹簧之间夹持归位块,所述归位块与第八滑台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台、第二滑台之间通过对中运动丝杆相连,所述对中运动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该对中运动丝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相连,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使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的运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1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片钢背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打磨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