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屋面用耐低温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0790.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聚刚;陈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1/02 | 分类号: | C09D171/02;C09D5/33;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屋面 硅烷 防水涂料 耐低温 聚醚 附着力促进剂 低温性能 防水保护 复合隔热 光稳定剂 寒冷地区 聚醚树脂 除水剂 分散剂 填充料 消泡剂 增塑剂 质量份 催化剂 颜料 制备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用耐低温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端硅烷聚醚树脂50~200份,增塑剂20~150份,消泡剂0.5~15份,分散剂0.2~8份,填充料5~180份,复合隔热粉5~180份,颜料0~150份,光稳定剂0.2~30份,除水剂0.2~50份,附着力促进剂0.5~55份,催化剂0.5~19份。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金属屋面用耐低温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具备性能全面、经济环保等优点,有非常优异的低温性能,对金属屋面尤其是寒冷地区的金属屋面提供更持久、更全面的防水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用耐低温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金属屋面具有轻质高强、设计灵活、安装方便、色彩丰富、造型独特等特点,能使建筑产生更强的现代感与时代气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但是与其他建筑材料一样,金属屋面也有其弱点,雨水渗漏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①材料本身特点、②设计欠合理、③施工不当。
①材料本身特点。早期金属屋面板使用的连接方式均为紧固件连接,屋面板被紧固件穿透固定,金属板破坏,防腐蚀性不强,易产生渗漏现象。其后出现的角驰Ⅱ、角驰Ⅲ板边连接方式变为固定支架暗藏式180°咬边连接,虽然屋面板上没有紧固件穿透,但这类板型是一种非紧密式咬合,缝隙大,抗风能力较弱,一旦漏水,比穿透固定方式更甚。为解决金属板本身问题,国内设计出360°直立缝锁边板的全边锁合连接板型,采用专用机具机械设备咬边,紧密式咬合,有一定自由伸缩度,也是目前大力推广的金属屋面板板型。但是金属本身的热胀冷缩特性使得大跨度的金属屋面产生渗水缝隙在所难免。
②设计欠合理。金属压型板屋面属于构造防水的范畴,排水能力强、防水能力弱,系统构造一旦出现缺陷,渗漏问题无法避免。另外,由于金属构件相互连接,细部处理不好易形成热桥,造成保温层或室内出现冷凝现象。压型金属板屋面经常出现漏水和连接不牢固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有:1)构造处理未考虑金属材料胀缩特性,引起连接点疲劳,引发渗漏;2)屋面坡度过缓、板型波高过小,设计有缺陷;3)构造层简单,围护系统气密性差,保温层出现冷凝现象;4)板型连接处薄弱,抗风揭能力较差;5)屋面排水设计未考虑地域特征(梅雨区、台风区、积雪区),造成防水缺陷。
③施工原因:a)变形缝设置处理不当。根据设计要求应设变形缝,如后浇缝,一般要经40-60d才能施工。工期延长,如果因基层清理或浇捣不好会留下渗漏隐患;再如沉降缝,一般要到钢结构厂房封顶后才能施工,这样工期更长;如施工不当也会留下渗漏隐患。b)不平施工缝施工不当造成患。根据现行施工惯例,施工底板时厂房屋面施工高度为30-50cm,再加设一道止水片,由于底板施工多采用商品钢材,坍落度较大,外墙板金属如一次振捣密衬往往较差,二次振捣给施工管理上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这一水平施工缝处理不当往往成为渗漏的隐患。c)墙板施工缝处30cm凸墙与底板一起在养护期完成了大部分干缩与冷缩,使新的金属板缝结合后收缩受到了下部约束,在30cm凸缝以上易产生裂缝。
目前实践中对以上原因引起的渗漏的修补或改造一般采用防水涂料,或者配套使用密封胶来进行处理。例如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硅酮耐侯胶、SBS防水卷材或者自粘性防水卷材来处理。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解决钢结构屋面漏水问题,但是使用寿命并不长,寿命短的仅为几个月,长的也不过2-3年,因为这类防水层没有表面保护层,老化性差,容易被外部灰尘、腐蚀性物质侵入,从而使防水变脏、变脆,逐步被破坏;钢屋面夏天温度会达到70度以上,卷材里的沥青已经处于熔融状态,经过多次的熔化和凝固,卷材老化脱离金属屋面板,使用寿命也较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陶瓷抗菌涂料
- 下一篇:一种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