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丝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0013.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00;B65H63/08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盘 倒丝机 放线机构 定位块 转轴 纺织机械 收线机构 张紧机构 转轴转动 安装柱 定位柱 工作台 中心部 轴固定 上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丝机,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质量低的问题。本倒丝机,包工作台,工作台上依次设有放线机构、张紧机构和收线机构,放线机构包括放线盘一、放线盘二和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转轴的上端与放线盘一同轴固定,放线盘二与放线盘一同轴设置,放线盘一与放线盘二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柱,放线盘位于中心部一侧还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本发明具有提高工作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倒丝机。
背景技术
倒丝机是一种将大筒的纱线绕在小线筒上的装置;目前,大多数倒丝机需要人工盯住收线,以防止收线过度,纺织行业大多数具有夜班,深夜操作倒丝机的职工容易犯困,人工监视倒丝机容易出现收线过度,并且人工监测无法保证每个收料筒收线的厚度相同;综上,目前的倒丝机机械化初度低,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倒丝机,本发明具有提高工作质量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倒丝机,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依次设有放线机构、张紧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的放线机构包括放线盘一、放线盘二和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转轴的上端与放线盘一同轴固定,放线盘二与放线盘一同轴设置,放线盘一与放线盘二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柱,放线盘位于中心部一侧还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
本倒丝机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将装满纱线的放线盘一套和放线盘二套设到转轴上;然后,通过收料机构将纱线收料成小筒状;张紧机构具有绕线时产生可调性张力的作用,使绕线效果更加好。
所述的放线盘一上还开设有若干三角孔。三角孔具有减少放线盘自重的作用,提高放线的速度。
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安装板一,安装板一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安装板一上转动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的一侧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固定有导向筒,导向筒一侧设置有夹持件。导向轮具有引导纱线向前输送的作用,导向筒具有保证纱线输送放线不偏离的作用,夹持件在纱线输送过程中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从而具有调节张力的作用。
所述的夹持件包括夹持块,夹持块上滑动设置有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左夹持臂上开有压槽一,右夹持臂上开设有压槽二,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相对设置且压槽一和压槽二相匹配设置。通过滑动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改变调节压槽一和压槽二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张力。
所述的收线机构包括支架和转动电机,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转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收线筒。转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收线筒转动。
所述的收线筒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将纱线均匀绕在收线筒上的来回移动机构,所述的来回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固定支架上,连接块上水平设置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上固定工作环。气缸来回移动带动连接块来回移动,连接块来回移动带动工作环来回移动,工作环来回移动使收线筒能够均匀收线。
所述的工作环与安装板一之间还设有能够自动切断纱线的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包括安装板二,所述的安装板二竖直设在工作台上,安装板二上固定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端部固定有动刀,安装板上固定有切割台,切割台处于动刀的正下方。
所述的支架具有安装杆一和安装杆二,安装杆一设置在收线筒的一侧,安装杆二设置在收线筒的另一侧,安装杆一上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安装杆二上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设置。
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气缸、转动电机、推杆电机、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均通过导向与控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