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卸药的三段式螺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9661.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元楼;李佩林;郑建利;阎斌;陈怡;杨雪芹;阮亮;王文武;田淑宝;菅桂星;荣海燕;黄东彦;章灿新;贾新娟;王磊;牛强;刘高娥;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3/00 | 分类号: | F4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三段式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卸药的三段式螺压成型装置,属于螺压成型领域。本发明的螺压成型装置,所述螺压成型模具包括入料段模具、过渡段模具和成型段模具;恒压液压缸和过渡段模具均通过支板固定在底部设置有滑轮的左底座上,入料段模具与螺杆挤出机对接后固定在右支架上,与液压缸支板固定的导柱穿过过渡段支板四周的导向孔、与入料段支板固定;成型段模具通过支板套接在液压缸支板与过渡段支板之间的导柱上;恒压液压缸与成型段模具的支板之间、过渡段模具和入料段模具的支板之间均通过液压缸连接。本发明的螺压成型装置,取药时无需卸下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螺压成型模具两端建压提高了成型产品的密实度,实现了对大尺寸药品的螺压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卸药的三段式螺压成型装置,属于螺压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药聚合物的加工生产中,模具螺压成型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手段。现有螺压成型模具的结构,模具的一端连接螺杆挤出机,而另一端为开放式,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压力仅为大气压。挤压成熔融态的聚合物流入到模具中,通过冷却直接成型。现有螺压成型模具的结构具有许多缺点,首先由于模具一端的压力仅为大气压,所以熔融态的聚合物没有受到足够的压力使之成型,所以产品的密实度低,气孔数量多,合格率比较低,特别是生产大尺寸药品几乎不可能。为解决该问题,可采用两端封闭端模具以达到足够的螺压压力,但是如果采用该结构的模具如下问题:在每生产一发药柱就需要拆卸一次模具,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由于药柱在封闭模具中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取出的过程中,会进行挤压等操作,增加操作难度,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一端开放式螺压成型模具存在产品质量差、无法加工大尺寸药品等问题,而提供一种两端封闭式螺压成型装置,并解决两端封闭式螺压成型装置拆卸模具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卸药的三段式螺压成型装置,包括左底座、右支架、螺杆挤出机、螺压成型模具和恒压液压缸;
所述螺压成型模具为整体模具径向切割而成的三段式结构,分别包括与整体模具入料段内形相匹配的入料段模具、与整体模具过渡段内形相匹配的过渡段模具,以及与整体模具成型段内形相匹配的成型段模具,入料段模具、过渡段模具和成型段模具的相接处分别加工有相互匹配的对接止口;
恒压液压缸包括活塞杆、缸体、溢流阀、后储油腔控制阀、油泵、储油箱;
活塞杆的头部为外径与螺压成型模具成型段内径相匹配的顶头,活塞杆的伸缩长度与成型段模具的内腔长度相匹配;
活塞杆尾部在缸体内形成两个储油腔,两个储油腔分别通过回油管路与储油箱相连,且在后储油腔与储油箱之间设置后储油腔控制阀和油泵,前储油腔与后储油腔之间还通过设置有溢流阀的恒压管路相连,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与螺压成型物料的成型压力相匹配;
恒压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支板水平固定在左底座上表面的左侧,过渡段模具通过过渡段支板水平固定在左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左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入料段模具通过入料段支板水平固定在右支架的上表面的左侧,螺杆挤出机固定在右支架的上表面的右侧,且入料段模具的入口端与螺杆挤出机的出口端法兰连接;液压缸支板四周垂直固定多根相互平行的导柱,导柱的前端穿过过渡段支板四周的导向孔、与入料段支板垂直固定;与成型段模具固定的成型段支板通过四周的导向孔套接在液压缸支板和入料段支板之间的各个导柱上,使入料段模具、过渡段模具和成型段模具首尾相对且轴线一致,恒压液压缸的活塞杆头部插入成型段模具的内腔,成型段模具的出口端侧壁开孔连接压力传感器;液压缸支板与成型段支板之间通过成型段移动液压缸连接,过渡段支板和入料段支板之间通过过渡段移动液压缸连接。
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光式导引头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交叉联动进给装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