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8279.8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良;蔡孟珂;刘桂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邻近于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其中,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单元,其中导光单元具有一凸出部和一下凹部,且下凹部环绕凸出部周围。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号:201410819486.1,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名称: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指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显示设备中,显示质量为用户所要求的项目之一。其中,背光模块是显示设备不可缺少的组件,且背光模块的效能更是影响显示质量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背光模块通常由背板、导光板、光源及多层光学膜所组成,且通过背光模块提供光源至显示面板。
由于一般光源为线性光源或点光源,故若要均匀入射至显示面板时,除了光学膜设计外,还通过导光板将入射光做第一次的散射。一般而言,于背光模块中,光源所发出的光是先入射于导光板,而后经过导光板的散射,并通过多层光学膜后,而可将光均匀入射至显示面板中。为了将导光板能达到最佳的散射效果,可于导光板的反射面(即,上方设置有显示面板的导光板的光射出面的反侧)做微图案结构。
其中,导光板的微图案结构为影响光散射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发展出一种导光板,其具有特殊的微图案结构,以期能提升导光板的出光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使用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以提高背光模块的出光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用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能以快速且简便的方式制作出具有能提升背光模块出光量的导光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设备用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模板,其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突起以及至少一凹洞,且每一凹洞周围对应设置有突起;提供一导光板材料于模板上;以及固化导光板材料并移除该模板,以制得一导光板。
经由上述步骤,则制得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的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单元,其中导光单元具有一凸出部和一下凹部,且下凹部环绕凸出部周围。
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凸出部相对凸出于基准面,下凹部相对凹陷于基准面。此外,凸出部相对于基准面具有最大的一第一宽度(w1),下凹部相对于基准面具有最大的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较佳为,第二宽度与第一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6(0.05≦w2/w1≦0.6)。此外,凸出部的高度(H)与下凹部的深度(D)的比值则可介于1至2之间(1≦H/D≦2)。
当本发明的前述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块上,则可与显示面板组设而得到本发明的显示设备。据此,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前述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
在此,导光板可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光源之间,于第二区域中,导光板表面上可选择性的设置有至少二导光单元,且该些导光单元是相邻设置。较佳为,相邻二导光单元的相邻该些下凹部整合成一凹部。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时,下凹部相对凹陷于基准面,且位于该些凸出部间的凹部具有一最大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导光柱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