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0891.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1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政;蔡金腾;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众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白砂糖 金银花 茶加工 红茶 白茶 嫩叶 枸杞 文火 粉碎处理 杀菌处理 生产原料 成片状 重量份 汁液 烘干 茶饮 滤出 去核 加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刺梨切成片状,依次进行去核、烘干、粉碎处理后制得A品;再将制得所述A品进行干燥和杀菌处理后制得B品;将所述B品加入白砂糖、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水沸后,再文火处理10分钟,滤出汁液;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刺梨50‑80份、所述白砂糖10‑20份、所述红茶40‑50份、所述白茶40‑50份、所述枸杞20‑30份、所述金银花10‑20份,进而提供一种以刺梨为生产原料的茶饮,营养价值丰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梨生产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又称无籽刺梨,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常绿丛生灌木,是贵州的特有品种,幼果长满青刺,成熟果实呈暗橙黄色且果实表皮毛刺基本脱落,种子败育。刺梨的单宁和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较高,且肉质细腻,酸甜适度,香气浓郁,无刺无籽,是加工饮料的良好原料。然而目前市面上以刺梨为生产原料的茶饮数量极少,且口感味道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以提供一种以刺梨为生产原料的茶饮,营养价值丰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刺梨切成片状,依次进行去核、烘干、粉碎处理后制得A品;
再将制得所述A品进行干燥和杀菌处理后制得B品;
将所述B品加入白砂糖、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水沸后,再文火处理10分钟,滤出汁液;
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刺梨50-80份、所述白砂糖10-20份、所述红茶 40-50份、所述白茶40-50份、所述枸杞20-30份、所述金银花10-20份。
进一步的,将所述B品放入容器里进行高温泡制25-40分钟后取出,使其冷却至常温后再与所述白砂糖、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通过微波杀菌对所述A品进行杀菌处理,其中,所述微波杀菌的功率为10-12kW。
进一步的,通过烘干机对所述刺梨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烘干机为通风式恒温烘干机。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刺梨切成片状,依次进行去核、烘干、粉碎处理后制得A品;再将制得所述A品进行干燥和杀菌处理后制得B品;将所述B品加入白砂糖、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水沸后,再文火处理10分钟,滤出汁液;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刺梨50-80份、所述白砂糖10-20份、所述红茶40-50 份、所述白茶40-50份、所述枸杞20-30份、所述金银花10-20份,进而提供一种以刺梨为生产原料的茶饮,营养价值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嫩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刺梨切成片状,依次进行去核、烘干、粉碎处理后制得A品;
再将制得所述A品进行干燥和杀菌处理后制得B品;
将所述B品加入白砂糖、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水沸后,再文火处理10分钟,滤出汁液,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刺梨50-80 份、所述白砂糖10-20份、所述红茶40-50份、所述白茶40-50份、所述枸杞 20-30份、所述金银花10-20份。发明人在实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工方法发现该嫩叶茶营养价值高,以刺梨为原料并按相应重量份计配备红茶、白茶、枸杞和金银花可充分提高嫩叶茶的营养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0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玫瑰红茶
- 下一篇:一种车前草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