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回位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9717.4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钱亚杰;孙旭峰;宋超;曹利敏;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
| 主分类号: | F41J1/00 | 分类号: | F41J1/00;F41J1/10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 地址: | 2142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底座 靶杆 反馈装置 自动回位 旋转轴 靶板 底座活动连接 底部活动 底座侧部 电机制动 射击位置 接触点 转轴 打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回位靶,包括底座及底部活动设置在底座上的靶杆,靶杆端部固定设有靶板,所述靶杆一侧的底座上设有触点杆,触点杆底部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近触点杆的一端外侧设有触点反馈装置,所述触点杆的顶端在活动中与触点反馈装置存在接触点;所述靶杆底部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底座,旋转轴由底座侧部的电机制动。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靶板在受到打击后通过控制底部的转轴能回位至正常射击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回位靶。
背景技术
打靶是军队日常训练及游乐园常备项目。在打靶过程,子弹或类似子弹的材质打中靶板后会留下印记。在游乐园中游玩子弹尚且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在军队训练时,都是真枪实弹,如果靶板的观测人员过早进入靶区观测,稍有不慎会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回位靶。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回位靶,包括底座及底部活动设置在底座上的靶杆,靶杆端部固定设有靶板,所述靶杆一侧的底座上设有触点杆,触点杆底部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近触点杆的一端外侧设有触点反馈装置,所述触点杆的顶端在活动中与触点反馈装置存在接触点;所述靶杆底部通过旋转轴连接在底座,旋转轴由底座侧部的电机制动。
其中,所述靶杆另一侧的底座上设有靶杆限位杆;当靶杆与底座垂直时,靶杆限位杆的端部抵住靶杆。
其中,所述触点杆截面为7字形,当触点杆向下活动时触点杆的端部与触点反馈装置存在接触点。
其中,所述触点杆底部通过若干复位弹簧活动固定于底座上。
其中,所述靶杆与靶板连接处设有靶板固定件。
其中,所述触点杆底部设有容纳复位弹簧端部的固定挡板。
本发明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射击员进行一次射击后,靶板向后倾倒,并带动触点杆向后运动,当触点杆接触到触点反馈装置后,靶板在作用力下停止向后运动,此时观测员进行环数读取,读数结束后,观测员控制电机使靶板复位,触点杆则通过观测员进行扶持复位或复位弹簧自行复位(在此过程中由于靶板质量远大于触点杆,因此如果采用复位弹簧也不会使靶板反弹回原位)。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靶板在受到打击后通过控制底部的转轴能回位至正常射击位置;
(2)本发明通过触点反馈装置来控制靶杆的运动临界点,到触点杆与触点反馈装置接触时,靶板处于倾斜位置方面观测员读数;
(3)射击员可以根据靶板的位置来区别是否是进行射击,极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将人员伤亡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自动回位靶,包括底座1及底部活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靶杆2,靶杆2端部固定设有靶板3,所述靶杆2一侧的底座1上设有触点杆4,触点杆4底部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近触点杆的一端外侧设有触点反馈装置5,所述触点杆4的顶端在活动中与触点反馈装置5存在接触点;所述靶杆2底部通过旋转轴6连接在底座1,旋转轴6由底座1侧部的电机7制动;所述触点杆4截面为7字形,当触点杆4向下活动时触点杆4的端部与触点反馈装置5存在接触点,所述靶杆2与靶板3连接处设有靶板固定件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未经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挂载的激光眩目器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点火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