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面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9337.0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嘉朗 |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 |
| 代理公司: | 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装置 电流方向控制 控制件 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电解抛光设备 直流电 电极状态 电解抛光 电解设备 电流方向 电位电解 输出电流 抛光 往复式 耗材 输出 | ||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具有:一电解设备,其设有一控制件、一电流方向控制装置、一第一收放电装置及一第二收放电装置,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其输出的电流为直流电,并利用该控制件控制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的输出电流方向,令该第一收放电装置及该第二收放电装置的电极状态切换,以达到往复式电位电解功能;至此,提供一种使用于电解抛光设备可逆反电流方向,达到可快速抛光减少耗材的电解抛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使用于电解抛光设备可逆反电流方向,达到可快速抛光减少耗材的电解抛光功能。
背景技术
常见抛光技术是利用研磨抛光方式或利用电解抛光方式令金属表面呈光滑表面状态,而传统的研磨抛光方法容易造成金属氧化,且研磨抛光易限制于待研磨物的角度,在夹角过小的区域或缝隙则难以使用研磨方式进行抛光作业,因此为求简化抛光过程并优化抛光方法,因此,业界开始使用电解方式进行抛光处理,电解抛光的原理是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首先,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又称电抛光,工件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用铅或不锈钢等耐电解液腐蚀的导电材料作为阴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两者相距一定距离浸入电解液中,在一定温度、电压及电流密度下,有一定的通电时间,工件表面上的微小凸起部分便首先溶解,而逐渐变成平滑光亮的表面。
电解抛光的特点在于:抛光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少原有的应力层;对难于用机械抛光的硬质材料、软质材料以及薄壁、形状复杂或细小的零件和制品都能加工;抛光时间短,而且可以多件同时抛光,生产效率高;电解抛光主要用于表面粗糙度小的金属制品和零件,如反射镜、不锈钢餐具、装饰品、注射针、弹簧、叶片或不锈钢管等,还可用于模具或金相磨片的抛光;因此电解抛光广泛用于大量生产且需要抛光的生产在线,利用可同时大量抛光对象的特性,使生产速度较传统机械抛光更为迅速。
依上述可得知,电解抛光是利用工件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用铅或不锈钢等耐电解液腐蚀的导电材料作为阴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以达到电解抛光作用,而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因此在电解抛光前较粗糙的对象仍需要经过机械研磨将对象表面修整,而大量且大面积的抛光难以全面性且完整的抛光,因此业界更生产有局部电解抛光的工具;但由于电解液的通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和强腐蚀性等缺点,电解抛光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局部电解抛光以毛刷沾附电解液,令其容易更换电解液种类;并于电解抛光过程中抛光表面的凸点虽经电解溶解而减少,但凹槽因电解过程而扩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电解才能使对象表面趋于平整,其过程所耗费的电能与对象材料耗损,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有待改善。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并且依据多年从事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细心观察及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进而提出一种合理且有效改善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电解抛光设备可逆反电流方向,达到可快速抛光减少耗材的电解抛光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电解设备,其设有一控制件、一电流方向控制装置、一第一收放电装置及一第二收放电装置,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是与电源呈电性连接状态,该控制件与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呈电性连接状态,该第一收放电装置是与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呈电性连接状态,该第二收放电装置是与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呈电性连接状态,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其输出的电流为直流电,并利用该控制件控制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的输出电流方向,令该第一收放电装置呈阳极状态时,该第二收放电装置呈阴极状态;而该第一收放电装置呈阴极状态时,该第二收放电装置呈阳极状态,使该电解设备于使用时,该控制件控制该电流方向控制装置的输出电流方向,令该第一收放电装置及该第二收放电装置的电极状态切换,达到往复式电位电解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嘉朗,未经陈嘉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蚀刻装置
- 下一篇:遮蔽组件及其应用的电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