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986.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袁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热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95 | 分类号: | F24S10/95;F24S70/12;F24S8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板芯 外管 管道组件 外部框体 传热管 回流管 汇流管 吸热膜 热管式平板集热器 冷流体通道 透光玻璃 堵板 内管 焊接 平板集热系统 有效利用率 冷却介质 流动阻力 流量分布 平行焊接 相变介质 效率因子 整体热管 不均匀 集热器 充装 铝材 下端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包括外部框体、吸热板芯及透光玻璃,吸热板芯设置在外部框体的内部,透光玻璃设置在外部框体的上部;所述吸热板芯为整体热管型吸热板芯,其由冷流体通道管、传热管、吸热膜、汇流管及回流管组成;冷流体通道管包括内管、外管及堵板,堵板焊接在内管与外管之间;传热管、吸热膜、汇流管、回流管及外管为铝材,传热管及回流管平行焊接在外管与汇流管之间形成管道组件,吸热膜焊接在管道组件上;冷却介质通过内管的下端向上端传输,相变介质充装在管道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合理,解决了平板集热系统流动阻力大,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集热器的效率因子,提升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集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型集热器由于集热效率高,有效利用能量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平板集热器采用铜管作为吸热材料,重量大,造价高,一直难以普遍应用。
平板集热器中的核心部件,由涂黑的吸热板,以铜管为流体通道,通过激光焊接、扩散焊接等方法组成。吸热板与流体通道管之间的激光焊接方法,会很大程度上与理论假设存在偏差,焊缝之间存在空气间隙,从而增加了结构中点接触形成的接触热阻,从而降低了集热器的效率因子。
铜管形式的流体通道形成的并联支管,将从吸热面获得的能量传递到支管冷流体介质中。由于流体通道存在汇流、汇入及多路支管,流体介质从主进口管进入流体通道,必然存在流量分配不均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流量在支管内平均分配的理论假设存在很大偏差,再次恶化了集热器的效率因子。
冷流体介质在多路支管中流动,存在沿程阻力,以及汇流、汇入形成的局部阻力,总的流动阻力较大,直接影响到泵系统的扬程和泵的轴功率。
现有平板集热器内的吸热管,铝基吸热板为单片式,采用激光焊接连接在铜制的传热管上,存在空气间隙,从而增加了结构中点接触形成的接触热阻,影响传热效果集热器效率因子低。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其结构合理,利用蒸发冷凝的相变传热原理,将热量以“近零热阻”的方式传递到冷却介质中,解决了平板集热系统流动阻力大,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集热器的效率因子,提升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具体包括外部框体、吸热板芯及透光玻璃,吸热板芯设置在外部框体的内部,透光玻璃设置在外部框体的上部;所述吸热板芯为整体热管型吸热板芯,其由冷流体通道管、传热管、吸热膜、汇流管及回流管组成;所述冷流体通道管包括内管、外管及堵板,堵板焊接在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传热管、吸热膜、汇流管、回流管及外管为铝材,所述传热管及回流管平行焊接在外管与汇流管之间形成管道组件,所述吸热膜焊接在管道组件上;冷却介质通过内管的下端向上端传输,相变介质充装在管道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热膜为整体式蓝钛膜铝板,其焊接在传热管及回流管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为铜管,所述传热管、汇流管、回流管及外管为铝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流体通道管与汇流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传热管及回流管与流体通道管垂直焊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管式平板集热器,其结构合理,利用蒸发冷凝的相变传热原理,将热量以“近零热阻”的方式传递到冷却介质中,解决了平板集热系统流动阻力大,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集热器的效率因子,提升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具体优点如下:
(1)选择采用铝管作为传热管,重量轻,价格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热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热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金属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家庭用水水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