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07699.6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霖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4;E02D19/18;E02D5/18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崔金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冻土墙 液氮 护坡桩 复合支护 冻结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 安全环保 地质条件 基坑边缘 均匀排列 锚杆锚固 地基土 锁口梁 锚杆 锚固 施工 张拉 地层 混凝土 钢材 穿过 | ||
1.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沿基坑(5)边缘均匀排列设置护坡桩,护坡桩为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具体工艺如下:
(1)成孔:先对钻机进行调直,用钻杆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停下;
(2)泵压混凝土:边提钻边泵送混凝土进行灌注,直到孔口;
(3)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绑扎成型,钢筋笼竖向钢筋伸至帽梁长度并超过帽梁中线;
(4)钢筋笼吊放:混凝土灌注好后,吊起钢筋笼对准桩孔孔口用力下放,用大功率振动锤将钢筋笼振送到位后固定;
(5)帽梁施工:护坡桩完成一定数量后,开始帽梁施工,绑扎帽梁钢筋,梁内侧支木模,外侧支土模,浇注混凝土并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6)桩间土支护施工:编钢筋网,上下间距每1.0m在相邻护坡桩钻100mm深小孔,置入压筋固定在桩上,桩与桩之间击入0.5m钢筋固定钢筋网,在钢筋网上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面层;
步骤2、将锚杆(3)倾斜打入地层穿过所述护坡桩张拉后通过锁口梁(6)锚固;
步骤3、在地基土中设置液氮冻土墙(2),通过液氮冻土墙(2)的冻结作用与锚杆(3)锚固在一起,具体工艺如下:
(1)在所述护坡桩外侧地基土下方具有所述锚杆(3)的范围使用垂直钻机钻冻结孔,冻结孔呈梅花形布置,孔间距0.6m-0.8m,冻结孔以泥浆护壁钻进后再在其中布设冻结管(4);
(2)液氮供应槽车设置在地面离冻结位置较近位置,连接包括系统连接管和供液管在内的液氮供给管路,液氮供应槽车经系统连接管和供液管将液氮输送到冻结管(4)内;
(3)向冻结管(4)供给液氮,地基土开始冻结后在冻结管(4)附近布设测温管,每天进行测温以判断冻结帷幕发展速度,直至液氮冻土墙(2)冻结完成后进行维护冻结;
(4)在基坑(5)中施工完毕后,停止灌注液氮,撤除冻结施工相关设备,施工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第(3)步中,通过液氮储罐上的散热板和总阀门控制液氮的压力和温度,使用每个冻结管(4)对应进路中设置的截止阀调节冻结管(4)出口的温度和压力,液氮储罐出口的温度控制在-150℃~-170℃,压力控制在0.10MPa~0.15MPa,所述冻结管(4)出口的温度控制在-50℃~-70℃,压力控制在0.05MPa~0.1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第(2)步中,所述冻结管(4)选用Ф108×8mm低碳不锈钢管,测温管选用Ф89×5mm不锈钢钢管,所述供液管和所述系统连接管选用Ф32×3.0mmR304不锈钢管;所述步骤3的第(4)步中,停止灌注液氮后对冻结管(4)灌注热水解冻,解冻后拔除冻结管(4),之后再撤除冻结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第(2)步中,所述冻结管(4)选用Ф108×8mm耐低温塑料管,测温管选用Ф89×5mm耐低温塑料管,所述供液管和所述系统连接管选用Ф32×3.0mmR304耐低温塑料管,所述步骤3的第(4)步中无需拔除冻结管(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第(1)步中,在液氮冻土墙(2)的受拉侧中设置有作为抗拉材料的钢筋、玻璃纤维筋或竹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与液氮冻土墙复合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第(3)步中,液氮供给管路首次充入液氮时,要使液氮以气体形式进入冻结系统管路,维持3-4小时的预冷时间,以避免各道焊缝因急冷造成脆裂渗漏,发现管路渗漏严重的地方要及时停氮补焊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霖,未经王海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6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