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组织样本解离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7219.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函槊;尹申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吉尚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解 离液 结直肠癌 实体瘤组织 胶原酶II 胶原酶IV 胶原酶I 构建 原代细胞培养物 动物模型 临床诊断 试剂处理 体外实验 细胞水平 癌细胞 测序 解离 细胞 治疗 应用 保证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组织样本解离液。本发明提供的样本解离液由胶原酶I、胶原酶II、胶原酶IV和PBS组成;其中,所述胶原酶I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150‑250U/mL;所述胶原酶II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150‑250U/mL;所述胶原酶IV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50‑150U/mL;余量均为PBS。本发明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处理结直肠癌实体瘤组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组织中癌细胞的活力。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培养物可以用于多种细胞水平的体外实验、二代测序、构建动物模型、构建细胞系等等。可以预见,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和本发明所提供的样本解离液在结直肠癌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9.24%,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四位。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为11.77%,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五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另外,结直肠癌复发转移风险高,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在根治性治疗后数月到数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转移。
尽管世界各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对结直肠癌的病因以及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都有很大力度的投入,但是人类对这种疾病仍然知之甚少。结直肠癌是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诸多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直肠癌的病因和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将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培养物作为模型进行个体化精准研究是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乃至结直肠癌诊断治疗领域的趋势。
如何从肿瘤组织样本中高效解离出原代肿瘤细胞,并保证肿瘤细胞的活力,可以说这是影响原代肿瘤细胞分离与培养效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结直肠癌实体瘤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及配套试剂,本发明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处理结直肠癌实体瘤组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组织中癌细胞的活力。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结直肠癌实体瘤组织样本解离液。
本发明所提供的样本解离液由胶原酶I、胶原酶II、胶原酶IV和PBS组成;其中,所述胶原酶I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150-250U/mL(如200U/mL);所述胶原酶II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150-250U/mL(如200U/mL);所述胶原酶IV在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终浓度为50-150U/mL(如100U/mL);余量均为PBS。
其中,用蛋白酶的酶活来定义胶原酶(所述胶原酶I、所述胶原酶II或所述胶原酶IV)的单位U:在37℃,pH 7.5的条件下,用1U蛋白酶处理胶原酶(所述胶原酶I、所述胶原酶II或所述胶原酶IV)5小时,可以释放L-亮氨酸1μmol。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胶原酶I的品牌货号为Gibco#17100-017;所述胶原酶II的品牌货号为Gibco#17101-015;所述胶原酶IV的品牌货号为Gibco#17104-019;所述PBS的品牌货号为Gibco#21-040-CVR。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解离液的存在形式可为两种:
其一,所述样本解离液为由所述胶原酶I、所述胶原酶II、所述胶原酶IV和所述PBS混合而成的溶液。所述样本解离液需现配现用。
其二,所述样本解离液中的各组分单独存在,使用时按照配方进行配制。
更进一步地,其中的胶原酶I、胶原酶II和胶原酶IV可以储液(母液)形式存在(-20℃可长期保存);具体可为10倍或20倍储液(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吉尚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吉尚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