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3940.8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邢家茂;郭瑞;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37 | 分类号: | H04L12/4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太 保护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造成工作量较大、容易出错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节点会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和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消息后就会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并且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会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使得转发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的问题,保证设备不脱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技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简洁、低成本、高标准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如图1所示,环形拓扑是最简洁的网络保护结构,在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中有较多应用。G.8032为ITU-T制定的针对环网拓扑的快速保护倒换标准,提供了稳定的业务保护和快速的故障恢复机制。
如图2所示,按照G.8032协议标准,在以太环网中,各台设备(也即节点)的环网保护的初始化约定为:主节点(owner)和环网保护邻居节点(neighbor)节点阻塞RPL链路所在端口、打开非RPL链路端口,transfer(转发节点)节点阻塞环网保护东向端口、打通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对环形网络中的各台设备配置G.8032以太环网保护前,各台设备已形成物理环网,在逻辑上保证通路上没有环路;在之前的设备安装实施的过程,已打通一条链状的网络管理逻辑通道,各台设备的网络管理报文均可通过该通道传送到网络管理中心。如图3所示,各台设备的网络管理报文通过transfer1设备送交到网络管理中心,链状的网络管理逻辑通道为neighbor—transfer1—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
然而,在网络部署和实施的过程中,以太环网涉及的设备较多、拓扑较为复杂,并且还要保证同一个逻辑环上设备的以太环网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相同,不同逻辑环的以太环网ID不同。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对每一个设备进行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此时会造成工作量较大、并且还会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造成工作量较大、容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其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No RequestRPL Blocked,无请求RPL链路阻塞)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 RPL(Ring Protection Link,环网保护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3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