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穿越空洞棚护结构与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2200.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吕嘉;孙西濛;周世生;叶春琳;王丽群;曹艳辉;王博;邓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6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空洞 隧道穿越 防护层 拱架 翼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防护 安全事故 钢筋网片 管棚结构 结构钢管 施工安全 施工费用 隧道结构 注浆系统 导向墙 防护翼 工作室 管棚 落石 坍塌 穿越 节约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穿越空洞棚护结构与支护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棚护结构工作室(1),导向墙(2),棚护结构钢管(3),钢筋网片(4),型钢拱架(5),翼板(6)及定向注浆系统(7)。当隧道穿越空洞,且空洞比较大时,为了节约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设计了穿越空洞棚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主要包括支护和防护两部分,支护部分包括管棚和拱架,防护部分是在管棚结构上增加防护翼板形成隧道结构防护层,可以根据洞顶的高度改变翼板的高度,调整防护层厚度,有效的防止洞顶落石,坍塌等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隧道穿越空洞时的棚护结构与支护方法,是一种隧道棚护结构与支护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中遇到有穿越空洞等不良地质条件时,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容易造成隧道坍塌,掉块等工程事故,为避免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一般采用反压回填法施工,耽误工期,围岩产生较大变形,影响施工安全,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隧道穿越空洞棚护结构与支护方法,当隧道穿越空洞,且空洞比较大时,为了节约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设计了穿越空洞棚护结构及支护方法,主要包括支护和防护两部分,支护部分包括管棚和拱架,防护部分是在管棚结构上增加防护翼板形成隧道结构防护层,可以根据洞顶的高度改变翼板的高度,调整防护层厚度,有效的防止洞顶落石,坍塌等安全事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隧道穿越空洞棚护结构,该结构包括棚护结构工作室(1),导向墙(2),棚护结构钢管(3),钢筋网片(4),型钢拱架(5),翼板(6)及定向注浆系统(7)。
棚护结构工作室(1)由第一循环管棚(8)和第二循环管棚(9)组成,第一循环管棚(8)和第二循环管棚(9)交错布置,第一循环管棚(8)和第二循环管棚(9)之间设有导向墙(2);棚护结构钢管(3)设置在棚护结构工作室(1)的顶部,钢筋网片(4)铺设在棚护结构工作室(1)上;型钢拱架(5)设置在棚护结构钢管(3)的底部,翼板(6)设置在棚护结构钢管(3)的外侧,定向注浆系统(7)设置在棚护结构钢管(3)的安装孔处。棚护结构钢管(3),钢筋网片(4)和翼板(6)组成防护部分,翼板(6)的高度可调节,棚护结构钢管(3)和型钢拱架(5)为棚护结构的支护部分。
型钢拱架(5)之间设有纵向连接钢筋(14)。
棚护结构钢管(3)与导向墙(2)之间的外插角α根据棚护结构长度确定,为1°~3°。
棚护结构工作室(1)是棚护结构施做的工作场地,包括开挖工作室和初支护。首先在隧道掌子面拱部一定范围内(包括棚护结构拱顶和棚护结构拱腰),隧道掌子面开挖比正常隧道直径外扩一定距离D,D取初支护厚度的二倍,工作室开挖长度根据钢管每节长确定,安装棚护结构工作室(1)的钢拱架,并进行开挖工作室的初支护,形成棚护结构工作室(1)。
导向墙(2)是引导隧道方向的拱墙,导向墙(2)中预埋棚护结构导向管和导向钢架,导向管和导向钢架同时设有翼板孔,翼板孔作为带翼板钢管安装定向。导向墙施做时先立拱架和模板,安装导向钢架和导向管,再灌注混凝土形成。为保证棚护结构施工精度,导向墙(2)内设工字钢,钢架外设导向钢管,钢管沿管棚外法线方向预留导向翼板插孔,宽度和高度根据空洞大小经过数值计算确定,导向钢管留有一定范围的外插角α,钢管与钢架焊接。钢架各单元由连接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
棚护结构钢管(3)采用管径为的无缝钢管,为89~150mm,根据棚护段的长度和施工工艺确定,环向间距以不大于3-5倍的管径。当需要增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时,在管内设置钢筋笼而后用水泥砂浆填充,补强棚管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2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