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847.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瑞琪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负荷 逻辑判别单元 采集 变电站 供电线路 监控控制 备自投 供电 过负荷控制策略 光纤通信网络 备自投装置 过负荷控制 跳闸 动作恢复 实时信息 减载 失电 预判 切除 出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所有采集及执行单元分别通过光纤通信网络与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连接以实现交互实时信息;采集及执行单元采集本变电站的信息并上送给所述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实现过负荷控制策略的判别并将减载跳闸结果下发给相应110kV负荷变电站的采集及执行单元实际执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备自投装置可能会带来供电线路过负荷的问题,提供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其应用时可在备自投动作之前预判过负荷并且执行过负荷控制,避免备自投动作恢复供电之后供电线路负荷电流过大,而不会直接切除110kV出线导致110kV负荷变电站失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具体涉及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供电系统中的220kV变电站,可能会出现供电薄弱的情况:例如由于分期建设或者设备检修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单台主变压器运行的薄弱方式,此时若单台主变压器故障,会造成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失压,从而导致由该母线供电的多座110kV变电站失压,造成大量用户停电;又如由于部分220kV进线电源检修或者电网结构问题导致仅有一路进线电源或者仅有一路双回线为220kV变电站供电,且该220kV变电站无法进行220kV备用电源自投,则会出现由单一电源供电的薄弱方式,此时若供电电源变电站失压或者供电线路故障,则会出现220kV变电站失压并导致下挂的多座110kV变电站失压。在判别为过负荷之后,需要采取减载切负荷措施,由于220kV变电站110kV母线的每条出线一般都是一座110kV负荷变电站的供电电源,切除失电母线的负荷出线仍会导致110kV负荷变电站失压。供电系统中220kV变电站供电薄弱时使用备自投装置可能会带来供电线路过负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备自投装置可能会带来供电线路过负荷的问题,提供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其应用时可在备自投动作之前预判过负荷并且执行过负荷控制,避免备自投动作恢复供电之后供电线路负荷电流过大,而不会直接切除110kV出线导致110kV负荷变电站失电。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A、配置一台过负荷控制逻辑判别装置和两台或多台采集及执行单元;
B、供电系统中每个变电站分别安装一台采集及执行单元;
C、供电系统中的任一变电站安装过负荷控制逻辑判别装置;
D、所有采集及执行单元分别通过光纤通信网络与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连接以实现交互实时信息;
E、采集及执行单元采集本变电站的信息并上送给所述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
F、过负荷逻辑判别单元实现过负荷控制策略的判别并将减载跳闸结果下发给相应110kV负荷变电站的采集及执行单元实际执行。
进一步的,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所述步骤B包括:安装在220kV变电站及110kV串供变电站的采集及执行单元获取各级供电线路的负荷情况,监测各级供电线路的负荷情况,任一级供电线路出现过负荷即判定为过负荷。
进一步的,供电过负荷监控控制方法,所述步骤F中针对220kV变电站进行减载时,具体为,通过安装在220kV变电站下挂的各110kV负荷变电站的采集及执行单元接收并执行减载切负荷命令,仅切除35kV或10kV电压等级的部分负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对供电系统中的各级供电线路进行过负荷监测,监测范围全面。
2、本发明执行过负荷减载时仅切除110kV负荷变电站的35kV或10kV负荷,而不会直接切除110kV出线导致110kV负荷变电站失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瑞琪,未经朱瑞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