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244.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华含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韩月娥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测试 大数据 被测目标 漏洞测试 安全测试系统 攻击行为 行为分析 服务器 测试服务器 系统安全性 安全攻击 安全漏洞 安全缺陷 日志分析 日志记录 实际网络 有效减少 误报率 监听 日志 贴合 场景 漏洞 攻击 更新 记录 部署 分析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和方法,涉及到大数据场景的安全测试领域,基于大数据的特性,依据对特定目标的攻击行为分析结果,完成安全测试操作;首先在所有测试服务器上部署Agent,通过Agent监听收集日志;然后由日志分析服务器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安全攻击行为;最后由漏洞测试服务器开展漏洞测试工作。本发明根据被测目标产生的大规模攻击行为记录,对其特定安全漏洞开展安全测试便于找到被测目标真正的、已被频繁利用的安全缺陷,有效减少漏洞误报率;对每个特定被测目标制定或更新漏洞测试策略,使其更贴合实际网络环境攻击情况,进一步提升后续安全测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极利于提高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场景的安全测试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安全测试方法,主要在测试人员不知道被测目标潜在漏洞的情况下,测试人员依靠自身积累的测试用例及其使用的测试工具漏洞库,对被测目标进行通用性的漏洞排查和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
针对大数据场景的安全测试工作,虽然可以依据传统安全测试方法,但这些安全测试方法未着眼于大数据层面,未曾利用大数据场景下的海量日志分析安全攻击行为,识别被测目标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安全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和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方法,针对大数据场景下的安全测试工作,基于大数据的特性,依据对特定目标的攻击行为分析结果,完成安全测试操作;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有测试服务器上部署日志采集Agent,通过Agent监听收集日志;2)日志分析服务器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安全攻击行为;3)漏洞测试服务器开展漏洞测试工作。
具体的,所述步骤1),根据需要在所述Agent配置特定的过滤规则,对监听到的日志进行筛选和过滤;各个测试服务器的Agent将过滤后的日志内容发送到日志存储服务器集群。
具体的,所述步骤2),日志分析服务器根据用户定义的被测目标,从日志存储服务器集群抽取被测目标的所有日志信息,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各种可能的安全攻击行为,并识别攻击行为对应的潜在安全漏洞,生成可视化报表。
具体的,所述步骤3),漏洞测试服务器依据识别出的潜在安全漏洞,从漏洞库中调用相关漏洞测试策略,自动开展漏洞测试工作。
具体的,用户根据日志分析服务器每次的日志分析结果,对每个特定被测目标制定或更新漏洞测试策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行为分析的安全测试系统,针对大数据场景下的安全测试工作,基于大数据的特性,依据对特定目标的攻击行为分析结果,完成安全测试操作;其系统包括:测试服务器、日志分析服务器和漏洞测试服务器;其中所有测试服务器上部署日志采集Agent,通过Agent监听收集日志;日志分析服务器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安全攻击行为,漏洞测试服务器开展漏洞测试工作。
具体的,根据需要所述Agent配置特定的过滤规则,对监听到的日志进行筛选和过滤;所述安全测试系统还包括一日志存储服务器集群,各个测试服务器的Agent将过滤后的日志内容发送到日志存储服务器集群。
具体的,所述日志分析服务器根据用户定义的被测目标,从日志存储服务器集群抽取被测目标的所有日志信息,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各种可能的安全攻击行为,并识别攻击行为对应的潜在安全漏洞,生成可视化报表。
具体的,所述漏洞测试服务器依据识别出的潜在安全漏洞,从漏洞库中调用相关漏洞测试策略,自动开展漏洞测试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