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8740.8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润峰伟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B01D53/78;B01D53/50;F01D15/10;F01K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102627 北京市大兴区金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废气 处理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针对余热回收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收集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腿,且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且水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气孔。本发明有效的将余热转换成电能进行回收,起到良好的回收效果,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约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实现了循环脱硫,有效的节省了脱硫用料,保护环境,脱硫除尘,一举两得,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在化工生产运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工业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颗粒物等有害杂质,同时具备较高的热量,因此这些含有高热量的工业废气可通过热交换的形式进行换热,对热量进行回收,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91582.1,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兼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风机、氧化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蓄热室均设有废气通过的入口和出口,还包括热交换器和预热管路,上述专利中的余热回收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收集效果差,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余热回收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收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腿,且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且水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壁插接有蒸汽管,且蒸汽管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同一个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一端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蒸汽管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蒸汽管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出汽孔,且出汽孔的内壁插接有出汽管,所述出汽管远离蒸汽管的一端套接有冷凝器,且冷凝器的输出端套接有进汽管,所述进汽管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单向阀,且进汽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支撑台,且第一支撑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原料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支撑台,且第二支撑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脱硫塔,且脱硫塔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透气板,所述脱硫塔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出端套接有排气管。
优选地,所述沉淀箱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且沉淀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沉淀箱的一端与原料箱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原料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位传感器,且原料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套接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出端套接有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套接有喷头,喷头位于脱硫塔内,喷头位于透气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内壁插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套接有导热管,导热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套接有出气管,出气管远离导热管一端与脱硫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箱的一边外壁开设有沉淀出口,且沉淀出口的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密封盖,原料箱的一边外壁开设有加料口,加料口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润峰伟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能润峰伟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