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7182.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202;A61K33/00;A61P17/02;A61L15/20;A61L15/18;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5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促进 慢性 伤口 愈合 臭氧 组合 制备 方法 纱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包括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臭氧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每100g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6.5‑7.5g臭氧以及15‑20g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杀菌效果优异且能够提高慢性感染创口愈合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纱布。
背景技术
臭氧油的组成成分为臭氧、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分为三大类:以茶油所含油酸为代表的ω-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以植物油中所含的亚酸为代表的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以鱼油所含的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为代表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常规臭氧油以橄榄油为基底油,橄榄油富含80%的油酸(18:in=6)。1.0g油能吸收高达160mg的臭氧。臭氧化后的分析采用核磁共振(NMR)色谱技术分析修饰特征,结果发现新的碳信号与105ppm附近的Criegee臭氧化物峰相关。在130ppm的烯碳信号完全消失,碳酰化合物和羧酸缺少,结合共振色谱数据、元素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得出结论。长期臭氧化导致了特殊的甘油三分子臭氧化合物的形成,即臭氧油。
臭氧油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杀菌,2001年,Matsumoto等人于日本千叶Chiba-Tokushukai医院临床外科,验证了Miura等制备的三氧化油在治疗外科术后外科术后出现的难以控制的瘘和伤口中的临床效果,包括合并腹膜炎的急性阑尾炎,骨盆内和腹部以及肛门周围脓肿等术后感染性疾病。在28例患者的一系列治疗中,三氧化油在27例病人中非常有效,并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因此臭氧油在于卫生医疗护理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优秀的绿色、杀菌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臭氧油纱布主要是浸渍有臭氧油的包扎纱布,其主要用于慢性组织感染,相比于其他化学性的杀菌纱布,其和人体亲和性更好,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杀菌促进组织功能。
基于此情况,如果能够通过对臭氧油进一步优化,提高其对于慢性组织感染的恢复、提高组织愈合速度,将有着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纱布。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包括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臭氧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每100g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6.5-7.5g臭氧以及15-20g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在上述的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中,所述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十八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在上述的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中,所述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组合,其中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重量比例为1:2-2:1。
在上述的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中,每100g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中还含有100-120mg大黄酸。
在上述的用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臭氧油组合物中,包括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臭氧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大黄酸;
每100g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7g臭氧、18g青蒿素及其衍生物、110mg大黄酸。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1.5~25mg/ml浓度,大黄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之一是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无细胞系统DNA的生物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