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中智能联动灭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078.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7/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智能 联动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道中智能联动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粉尘检测器检测管道中的粉尘浓度,并将粉尘浓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通过火花探测器检测管道中的火花浓度,并将火花浓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除尘器中的温度大小,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粉尘浓度、火花浓度和温度大小,控制第一灭火装置、第二灭火装置、报警装置和图像采集仪。本发明可有效防止火灾的产生,而且产生火灾时可智能联动报警进行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中智能联动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在对金属部件或其他部件进行加工时,时常伴随着灰尘和火花,这些灰尘和火花会阻碍生产进度,有时甚至阻碍损坏加工部件或加工设备,因此需要将这些灰尘和火花及时清理。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是通过将抽风机将灰尘和和火花抽入管道中,然后通过除尘器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没办法及时处理火花,很有可能会造成火灾,造成巨大损失;即使管道中设有灭火装置,也会出现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无法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另外,某些零部件的损坏若不及时跟进,也极易发生火灾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管道中智能联动灭火方法,可有效防止火灾的产生,而且产生火灾时可智能联动报警进行灭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中智能联动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粉尘检测器检测管道中的粉尘浓度,并将粉尘浓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
步骤2,通过火花探测器检测管道中的火花浓度,并将火花浓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
步骤3,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除尘器中的温度大小,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中;
步骤4,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粉尘浓度、火花浓度和温度大小,控制第一灭火装置、第二灭火装置、报警装置和图像采集仪。
进一步的,步骤4中,当粉尘浓度高于预设粉尘上限值且火花浓度高于火花预设上限值时,控制模块关闭管道入口,并自动开启第一灭火装置和第二灭火装置。
进一步的,步骤4中,当粉尘浓度低于预设粉尘上限值且火花浓度高于火花预设上限值时,控制模块自动开启第一灭火装置和第二灭火装置。
进一步的,步骤4中,当粉尘浓度低于预设粉尘上限值且火花浓度低于火花预设上限值时,控制模块自动开启第一灭火装置,关闭第二灭火装置。
进一步的,步骤4中,当温度大小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上限值时,控制模块开启第二灭火装置。
进一步的,步骤4中,当温度大小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上限值时,控制模块开启第二灭火装置、报警装置和图像采集仪,并发送报警信号到远端控制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仪为数字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启动数字红外热成像探测器时,所述数字红外热成像探测器以全视场红外扫描对热点进行探测,获取热成像;数据采集器从获取的热成像中提取热成像数据,并将热成像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热成像数据形成人工智能联动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热成像数据可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控制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分别通过粉尘检测器、火花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粉尘浓度、火花浓度和温度传感器浓度,然后控制模块根据粉尘浓度、火花浓度和温度传感器浓度控制第一灭火装置、第二灭火装置、报警装置和图像采集仪,从而智能联动灭火,有效地阻止了火灾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火花机床的专用灭火固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