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5004.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春;蔚德磊;方斌;赵志刚;谢润伦;张旭;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程艳梅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褐煤 吸水性能 地沟油 褐煤 改性剂 褐煤干燥提质 干燥效果 褐煤干燥 环保经济 水分降低 煤样 吸水 | ||
本发明涉及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干燥后的褐煤易复吸水,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是褐煤干燥技术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发明是以地沟油为改性剂,将其与干燥褐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测定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与原干燥褐煤相比,加入地沟油改性剂的干燥褐煤其最高内在水分降低了,说明地沟油降低了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环保经济、地沟油价格低廉的特点,同时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从而改善了褐煤的最终干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干燥褐煤 复吸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近十年内均大于60%。近年来, 褐煤的产量越来越高。但是褐煤的高水分是影响其经济效益与竞争性 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对褐煤进行干燥预处理。杨蚊洋等人(煤 炭工程,2017,49(7):122-125)研究发现微波处理后褐煤的最高内在 水分很高,褐煤在600W处理5min,处理煤样在相对湿度为97%时的 复吸水含量为17.2%。Hulston等人(Fuel,2005,84(14-15):1940-1948) 利用热压法(150~300℃,6~25MPa)干燥褐煤,干燥后煤样在相对 湿度为96%时的复吸水含量均高于20%。Zhang等人(Fuel,2016,164: 128-133)利用水热法(200~300℃)干燥褐煤,干燥后煤样在相对湿 度为65%时的复吸水含量均高于7.4%。褐煤表面的极性含氧官能团和 褐煤的发达的孔隙结构是影响干燥后褐煤易复吸水性能的关键因素, 如何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是褐煤干燥技术亟需解决的难题之 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地沟油属于油脂,其本身疏水性很强。因 此把地沟油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干燥褐煤中(地沟油一方面可以覆盖褐 煤表面的极性含氧官能团,另一方面可以填充褐煤中水脱除后释放的 孔),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干燥褐煤的复吸水性能,而且还可以实现地 沟油的综合利用、达到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降低干燥褐煤复吸水性能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原料褐煤破碎成粒径<0.84μm的粒煤,并称取5g粒煤利用 水热法或者固定床干燥法制备出干燥褐煤;
2)以地沟油作为改性剂,将地沟油与上述步骤1)制备的干燥褐 煤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煤样,地沟油与干燥褐煤的质量比为 1%~10%;
3)每隔一定时间(前9h每隔3h测一次,9h后每隔12h测一次) 测定混合煤样在相对湿度为97%时的复吸水含量,直到吸附达到平衡, 此时的复吸水含量即为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
优先的,所述步骤1)中水热法制备干燥褐煤过程为:称取5g粒 煤(粒径<0.84μm)与80ml蒸馏水置于水热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后密 封,在120℃~180℃条件下处理2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抽滤分离 褐煤和水,抽滤得到的褐煤在105℃条件下干燥3h,制备出干燥褐煤。
优先的,所述步骤1)中固定床干燥法制备干燥褐煤过程为:称取 5g粒煤(粒径<0.84μm)至于固定床应器内,在氮气氛围内并在200 ℃~300℃条件下处理20min,制备出干燥褐煤。
优先的,所述步骤2)中地沟油与干燥褐煤的质量比为8%。
优先的,所述步骤3)中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6~8d。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