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类家具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3948.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洪剑勇;樊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励泰家具(清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B05D3/12;B05D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后侧框 组合类 收料 芯板 组框 家具 加工 抓取 滚筒输送带 机械手抓取 喷涂热熔胶 送料机械手 一体化操作 存放区域 打胶设备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压紧成型 运输皮带 左右侧框 集成度 右侧框 打胶 送料 对准 传送 | ||
一种组合类家具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利用送料机械手抓取芯板和前后侧框放置在运输皮带上输送到组框区域,利用打胶设备对械右侧框的相应位置喷涂热熔胶,将前后侧框、左右侧框对准芯板的相应位置,压紧成型,然后送到滚筒输送带传送,最后经收料机械手抓取放置到指定存放区域。本发明将送料、打胶、组框和收料一体化操作,简化了加工方法,集成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类家具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组合类家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送料、打胶、组装挤压、收料等工序,每个工序需要2位操作工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单个工序就需要单个独立的设备完成,占用较大的空间。
传统组框过程通常是:在孔位内打玻璃胶后塞入连接木榫,然后将各个部件组装成框类工件,再叠放到压板机上累积到一定数量,开启压板机的挤压功能将框类工件挤压两三个小时以待玻璃胶干,使框类工件固定成型。此种装配方式不能用热熔胶,因为组装后的工件还没来及挤压,热熔胶就干了。使用玻璃胶,导致整个生产成本有所增加。
对于框类家具工件,一般由5个部件组成,具体为前后侧框、左右侧框和芯板,在进行到传统组框工作时,1人在芯板上打胶并塞入木榫、另1人在侧框孔内打入玻璃胶,此为打胶工序,由于是由于手工操作,打胶量会多也会少,造成胶水浪费或不足;然后另外2人将各个部件搬运到工作台上组装后再搬运到压板机上进行组装,此为组装工序。在整个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压板机才能使工作持续进行; 之后压板机开启挤压功能持续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然后2人将框类工件一件一件地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存放,为收料工序。由上述可见,目前的组合类家具,在组框装配过程当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生产成本较高,装配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类家具的加工方法,将送料、打胶、组框和收料一体化操作,简化了加工方法,集成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类家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芯板和前后侧框分别放置在芯板存放区和前后侧框存放区,通过送料机械手从芯板存放区和前后侧框存放区将芯板和前后侧框抓取放置到运输皮带上,由运输皮带输送到组框区域,前后侧框位于芯板的前后两侧;
利用打胶设备对左右侧框的相应位置喷涂热熔胶,然后将喷涂好热熔胶的左右侧框放置到组框区域位于芯板的左右两侧;
先在前后侧框利用顶板紧密抵顶着前后侧框与芯板固定成型,然后在左右侧框利用顶板紧密抵顶着左右侧框,持续15-25秒待左右侧框上的热熔胶冷却使左右侧框与芯板固定成型,完成后顶板松开;
然后运输皮带将组框后的产品输送到滚筒输送带,由滚筒输送带两侧的侧传送带对产品施压再次成型;
最后由收料机械手抓取成型后的产品放置到指定存放区域,完成加工。
所述利用送料机械手和收料机械手时真空吸盘吸附。
所述将芯板和前后侧框输送到组框区域后,运输皮带下沉,同时利用凸台将芯板顶起,并使芯板对准前后侧框配对位置,同时使左右侧框的配对位置对准芯板。
所述利用打胶设备喷涂热熔胶时,通过PLC控制打胶喷涂位置和行程,并运用计时器原理控制打胶设备的喷胶嘴的出胶量。
本发明将送料、打胶、组框和收料一体化操作,简化了加工方法,集成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除了可应用于组合类家具,还可应用于四方镜或者玻璃甚至其它平面板件的组合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 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励泰家具(清远)有限公司,未经励泰家具(清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中缝加强注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双液注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