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乳化液工作面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3252.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根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液 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 清水 系统设置位置 工作面生产 处理装置 区段巷道 油水分离 中央水仓 装置处理 采空区 悬浮物 混入 絮凝 去除 沉淀 过滤 水渠 流出 | ||
一种含有乳化液工作面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将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工作面内,并将处理后形成的清水经区段巷道水渠排入中央水仓,且所述系统设置位置满足:在工作面生产污水被本装置处理前,采空区流出的清水不混入其中,所述工作面污水经絮凝、沉淀、过滤和油水分离四级处理,去除工作面污水的悬浮物和溶解油、乳化液。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有乳化液工作面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巨大。而煤矿的开采,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矿井水。从本质上讲,矿井水既是矿区所采煤层及开拓巷道附近的地下水,有时会因地表裂开而渗入部分地表水。但其基本水质是与当地地下水水质相符,主要受当地水文地质以及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矿井水除了保持当地地下水水质的基本特性外,还因流经采掘工作面而带入了大量的煤泥及岩粉等悬浮颗粒,具有高悬浮物的特性: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浊度高;悬浮物粒度小、密度小、沉降性能较差。另外,有些工作面污水中还含有较高的乳化油、溶解油类物质。
现阶段,我国煤矿矿井水治理是将矿井水汇集到中央水仓,然后提升至地面进行处理。由于矿井水含有煤泥等悬浮物,因此会在中央水仓形成沉淀,需要定期清理中央水仓,清理均采用人工方式,耗时耗力。
实践中发现,矿井水形成主要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水源所致,其来源主要包括工作面生产用水和采空区涌水。实践中还发现,通常工作面生产用水水量少于采空区涌水,且其是矿井水形成污水的主要来源;而采空区涌水通常为清水。
现有技术中,将工作面生产用水和采空区涌水不加区别通过水渠流入中央水仓,在流淌的过程中,工作面生产产生的污水在水渠中与清水产生混合将清水污染,进一步加大了污水处理量,同时也在缓流地段产生沉淀,严重时甚至堵塞水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含有乳化液工作面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一种含有乳化液工作面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工作面内,用于处理工作面生产污水,并将处理后形成的清水经区段巷道水渠排入中央水仓,且所述系统设置位置满足:在工作面生产污水被本系统处理前,采空区流出的清水不混入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依次连接的絮凝池、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车轮,通过车轮将整个系统设置在巷道轨道上;
所述絮凝池为框架结构,在絮凝池上方设置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的开启来控制是否加药和加药量;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搅拌装置;
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斜管长度为1m,倾角取60度,斜管内切圆直径为50mm;
所述过滤装置为重力式无阀过滤池;
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控制所述处理装置的运行。特别是,所述控制柜为防爆PLC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柜自动控制整个处理装置安全正常的运行。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纳米陶瓷膜,用于去除溶解油和乳化液。
所述纳米陶瓷膜由a-Al2O3材料在1000℃高温下真空烧结而成,孔径为40nm-1.5μm。
所述纳米陶瓷膜的平均跨膜压力为2-4bar,过滤孔径为0.06μm。
特别是,所述控制柜的电气元件设有防尘、防湿和防爆装置,保证装置能安全用于煤矿井下。
进一步,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污泥泵,用于定期清理絮凝池底部的污泥。
在巷道中设置集水池,所述工作面污水储存在所述集水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酿造污染减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镍废水中镍的去除及回收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