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1793.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奎;王雷;于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E21B2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刘东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刀 井壁 随钻 翼板 稳定器 修复 公扣 井下 母扣 排球 径向外端面 螺旋水道槽 单独作业 间隔设置 同步旋转 轴向分布 钻井成本 切削齿 圆周面 钻井液 建井 井径 井深 两组 通腔 下钻 贯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包括主体(1),主体(1)两端形成公扣(5)和母扣(4),主体(1)内部形成贯通公扣(4)和母扣(5)的钻井液通腔(6);主体(1)圆周面沿轴向分布有多组螺旋刀翼板(2),相邻两组所述螺旋刀翼板(2)与主体(1)之间形成螺旋水道槽(8);每组所述螺旋刀翼板(2)径向外端面还设置有多排球头齿(3)及间隔设置在其中一排球头齿(3)之间的多个PDC复合片切削齿(7)。本发明利用一个主体即可适用于不同井径的井下使用,主体随钻具同步旋转工作,省掉再次下钻修复井壁的单独作业过程,从而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深质量和井下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器,属于石油天气钻井勘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
背景技术
由于在石油天然气钻井勘探工程中,目前井深设计越来越深,建井周期相对的延长,且目前井下用的PDC钻头耐磨性较好,相对的PDC钻头井下工作时间也延长,由于长时间井壁不进行修复,井壁中含有遇水膨胀的岩性会造成井壁缩径现象,另外钻井液泥浆中的泥饼附着在井壁上,随时间越长附着井壁的泥饼越厚,也造成井壁缩径现象。井壁缩径的危害是其缩径后的直径小于钻头直径,当起钻时钻头会遇阻遇卡现象,严重情况下造成卡钻事故。在此技术背景下避免此类不良现象出现和防止卡钻事故发生,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及时修复井壁缩径现象、有效保证在起下钻施工过程中畅通及井下安全的钻井设备。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从而解决了钻井时井壁缩径后起下钻困难、易卡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包括主体,主体两端形成公扣和母扣,主体内部形成贯通公扣和母扣的钻井液通腔;
主体圆周面沿轴向分布有多组螺旋刀翼板,相邻两组所述螺旋刀翼板与主体之间形成螺旋水道槽;
每组所述螺旋刀翼板径向外端面还设置有多排球头齿及间隔设置在其中一排球头齿之间的多个PDC复合片切削齿。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刀翼板径向外端面呈圆弧形结构,且球头齿和PDC复合片切削齿与螺旋刀翼板径向外端面切线设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球头齿共设置有两排,每排球头齿中每100mm内设置8~10片。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PDC复合片切削齿设置在主体旋转方向的前排位置,且与前排的球头齿每2~3片相间隔设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球头齿通过冷压方式与螺旋刀翼板连接;所述PDC复合片切削齿通过钎焊方式与螺旋刀翼板连接。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球头齿采用YG-8型硬质合金制成;所述PDC复合片切削齿采用硬质合金与人造金刚石复合材料制成。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刀翼板设置有3~6个。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刀翼板厚度为40mm~80mm,螺旋角度为20°~40°。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和螺旋刀翼板的材料为4145H3型石油钻具用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一个主体即可适用于不同井径的井下使用,主体随钻具同步旋转工作,省掉再次下钻修复井壁的单独作业过程,从而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深质量和井下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未经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1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具用外用切割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