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混种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191.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芝;李洪杰;丁舰周;杜含梅;赵卓;周丽娜;李乙弘;屈敏;刘婵;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用于 修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方法 | ||
1.一种玉米混种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受Cd、Pb、As和Zn多体系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以东南景天砧木和牛膝菊接穗嫁接得到的牛膝菊嫁接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栽培,用于降低农田土壤中的Cd、Pb、As和Zn重金属含量;
所述混种的具体方法为:在玉米种植时,将牛膝菊嫁接后代与玉米同时播种,按照混种比例6:1进行播种;所述玉米种子在播种时,先于30℃的温水中浸种2-3小时,然后于15~20℃下进行催芽处理;待玉米种子长出3~5片叶后,按8~10株/m2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待牛膝菊嫁接后代长出2~3片叶后,按2~4株/m2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混种期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50~80%,混种期间进行田间管理,及时去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所述嫁接是当牛膝菊高度为6cm时,取自顶端长度为2cm处切断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当东南景天已有5片真叶展开,切除其茎尖后将剩余植株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方法采用劈接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