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蚊子草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166.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久;贾清文;唐贵才;王同月;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43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蚊子 种植 方法 | ||
一种蚊子草的种植方法,涉及蚊子草加工领域,解决了现有蚊子草种植存在的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蚊子草种子的处理;直播或育苗、移栽;浇水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7~8月份植株开花后,采收植株地上部分进行加工。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开发长白山资源,对长白山区野生蚊子草进行了人工栽培驯化试验,选育出产量高、得油率高的品种进行扩大栽培,针对其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高产技术、采收时间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蚊子草种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蚊子草的产量和质量。每亩可产蚊子草原料720kg,保证了加工过程原料的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蚊子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蚊子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蚊子草为蔷薇科(Rosaceae)蚊子草属(Filipendula)多年生草本植物,多 生长于山坡、河岸湿地、草甸及林缘。高1~1.4米。根茎粗壮,横走,须根多。 径直立,粗壮,有细棱,平滑,棕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或为间断的羽状复 叶;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长柄;叶质厚;顶端小叶特大,掌状7~9深裂,长 8~13厘米。宽12~15厘米,裂片广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 尖,叶缘有不整齐粗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脉凸起;侧生一 对小叶,常3裂;托叶大,半心形,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大;花小,多数; 萼4齿裂;花瓣5,白色,圆形或近圆形,长3毫米;雄蕊多数,比花瓣长;心 皮6~8。瘦果有柄,半月形,边缘有睫毛、花柱及花萼宿存。花萼反折,花期 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草地、河岸湿地、草甸及林缘。分布于中国东 北、华北,朝鲜,日本北部,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由于蚊子草花期芳香宜人,构成了以清、鲜、甜为一体的浓郁幽雅的香气, 因此蚊子草被广泛用于香料、精油的提取加工中。目前,针对蚊子草的种植存 在以下问题:尚无规范化的种植方法,从而导致蚊子草的产量较低,另外,没 有经过系统性的栽培种植处理,使得所产出的蚊子草的质量较差,无法达到大 规模提取和加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蚊子草种植存在的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 蚊子草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蚊子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下列其中一种处理方式对蚊子草种子进行处理:
a、化学药剂处理:用100ppm赤霉素浸泡种子处理24小时,晾晒后进行播 种;
b、低温砂藏处理:将种子包好埋于砂中,放置在6~7℃环境中45~60天, 取出后进行播种;
步骤二、采用下列其中一种播种方式进行播种:
a、直播:分为秋播或春播,播种采用穴播,按照40cm×50cm的行间距进 行播种,覆土厚度秋季栽培为1cm,春季栽培为0.5cm;
b、育苗、移栽:育苗地选择背北荫蔽的山坡或荒地;4月上旬翻地,将焚 烧的杂草、灌木灰作基肥翻入土中,然后耙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将处理后 的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播后覆盖一薄层细土,将种子盖严,再盖上草帘;半 月后开始出苗,揭去草帘,清除杂草,并结合间苗去弱留强,株距1厘米,当 苗高15厘米时进行移栽;栽培地选择排水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每亩 施78kg基肥,所述基肥为尿素、过磷酸钙、氧化钾的混合物,尿素、过磷酸钙、 氧化钾的重量比为5:12:8;深耕20~25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1.5米的畦,4 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40cm×50cm的行间距进行移栽;步骤三、田间管理
浇水除草:苗期、干旱天气及时进行灌溉或浇水,苗期每间隔15天锄草一 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白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