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103.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慧;杨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洱大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8/0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交替 套种 大球盖菇 白芨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两年以上未种植过大球盖菇的茶园;在茶园封园当年的10月‑11月进行种植大球盖菇,第二年3月‑4月进行采摘后,种植白芨;第三年的9月‑10月收获白芨,同年10月‑11月种植大球盖菇,以此类推。在茶林里进行大球盖菇、白芨立体种植,茶菌、药菌结合,合理利用光能资源。茶树为大球盖菇、白芨创造了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大球盖菇的基质为种植白芨提供了底肥,节省了肥料成本,实现了基质的有效利用,而且白芨只种植在茶树根部,不影响茶农采摘,提高了茶林土地的使用率,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多种植于山区以形成茶园。在茶树树龄超过2年以后,茶树植株成长得较为成熟,在茶株行间形成了大片阴凉区域。此区域阴凉湿润,易滋生杂草,杂草会夺取茶树营养,需额外除草。同时茶树下多以清耕栽培为主,由于有机肥来源少,施用化肥过量且种类单一,易造成茶园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影响茶叶质量。同时茶园通常只采摘春茶,最迟到秋茶,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为茶园停采期,则茶园封园养护,其余时间茶地闲置,浪费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低。
而大球盖菇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长快。将大球盖菇套种到茶树间,形成立体栽培结构,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4月结束大球盖菇种植后,茶树下就没有其他作物,无法有效利用园地,连续种植大球盖菇时易导致土地营养不足,且基质会携带病菌,影响大球盖菇产量。
综上所述,单一种植茶树的茶园,多年的种植易导致茶园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影响茶叶质量,同时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茶园封园养护,其余时间茶地闲置,浪费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低。茶树下套种大球盖菇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但是大球盖菇在同一地块只能种植一茬,连续种植易导致土地营养不足,且基质会携带病菌,影响大球盖菇产量,间隔两年在种植大球盖菇最为合适。且在4月结束大球盖菇种植后,茶树下就没有其他作物,无法有效利用园地,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树单独种植或者与大球盖菇套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茶园的建立:选择两年以上未种植过大球盖菇的茶园,茶树高度为80cm-100cm,行距为90cm-120cm,丛距为20cm-40cm;每年9月-11月修剪茶树顶端;
b)大球盖菇和白芨的套种:在茶园封园当年的10月-11月,在茶园茶树下先套种大球盖菇,并按常规养护大球盖菇,到第二年3月-4月茶园开封之前,采摘完茶树下的大球盖菇,茶园按常规继续种植采摘,第二年10月再在茶树下原种植过大球盖菇的地面套种白芨;第三年的9月-10月收获白芨,第三年的10月-11月再种植大球盖菇,则在茶树下,第1年种植大球盖菇,第2-3年种养白芨,以此类推的交替套种方式;
所述步骤b)大球盖菇的种植步骤包括:
整理沟面:以茶树为中心,往外的40cm-50cm宽的位置,将腐殖土勾出5cm-10cm深的沟;
铺料播种:铺栽培料12cm-15cm后,菌种分成拇指大小置于栽培料上,覆盖6cm-8cm厚的基质;
覆土遮盖:覆盖腐殖土3cm-5cm,将打下的小茶枝覆盖于表面,进行表面淋洒,使土壤水分保持在50%-60%;
出菇采摘:从种植起45-50天出菇,每个月出菇高峰期18天,此间早晚各采摘一次;
所述步骤b)白芨的种植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洱大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洱大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