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7934.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机信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料装置 钩料 机头 方管 锥管 顶料装置 切割机头 输送机构 全自动加工 安全隐患 控制装置 配合控制 生产效率 生产作业 装置配合 自动完成 管材 顶料 送料 加工 切割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以及方法,生产线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切割机头、输送机构、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锥管机头、方管机头、第一钩料装置、第二钩料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各个装置和机构,并配合控制装置第一顶料装置、切割机头、输送机构、第二顶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锥管机头、方管机头、第一钩料装置和第二钩料装置配合工作,以自动完成顶料、切割、送料、锥管加工和方管加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耗费,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为生产作业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生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管材的加工,需要将圆管加工成锥状方形,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人工完成上料、裁切、送料、下料等工序,效率低,耗费人力,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台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较少人力耗费,减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以及方法,其可自动送料、下料和裁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切割机头、输送机构、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锥管机头、方管机头、第一钩料装置、第二钩料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该第一机架的后侧设置有上料槽,该上料槽中设置有第一顶料装置,该第二机架与第一机架横向并排设置,第二机架的前侧设置有集料槽,该集料槽中设置有第二顶料装置;
该切割机头和输送机构均设置于第一机架上,切割机头位于上料槽的侧旁,输送机构位于切割机头的前侧,前述集料槽位于输送机构之输出端的外侧;
该第一送料装置和第二送料装置均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纵向排布,第一送料装置位于集料槽的侧旁,第二送料装置位于第一送料装置的后侧;
该锥管机头和方管机头均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纵向排布,锥管机头与第一送料装置彼此正对,该方管机头与第二送料装置彼此正对;
该第一钩料装置和第二钩料装置均设置第二支架上,第一钩料装置位于第一送料装置的上方,第一钩料装置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二顶料装置和第一送料装置之间,第二钩料装置位于第二送料装置的上方,第二钩料装置可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一送料装置和第二送料装置之间;
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顶料装置、切割机头、输送机构、第二顶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锥管机头、方管机头、第一钩料装置和第二钩料装置配合工作。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为皮带式输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装置的结构与第二送料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送料装置包括有夹持组件和驱动机构,该夹持组件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二机架上,该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夹持组件横向来回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钩料装置的结构与第二钩料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钩料装置包括有导杆架、安装座、挂钩、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该导杆架可纵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二机架上,该安装座设置于导杆架上,该挂钩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上,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带动导杆架纵向来回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座上并带动挂钩竖向来回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
一种管道全自动加工生产方法,采用前述管材全自动加工生产线,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顶料装置、切割机头、输送机构、第二顶料装置、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锥管机头、方管机头、第一钩料装置和第二钩料装置配合工作,包括有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机信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机信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