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榅桲牡丹皮茶粉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7861.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潇;郑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皮 茶粉 喷雾干燥 乌龙茶 食品加工领域 保健佳品 超微粉碎 低温干燥 食用方便 舒筋活络 营养物质 原料处理 真空浓缩 工艺流程 深加工 滋补 浸硫 制作 加工 配制 浓缩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榅桲牡丹皮茶粉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牡丹皮、榅桲汁和乌龙茶为原料,其加工工艺流程是:原料处理→浸硫→低温干燥→粉碎→配制茶粉→混合、浓缩→喷雾干燥→包装。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使加工出的产品既充分保留其原有风味,又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深加工后的榅桲牡丹皮茶粉不仅营养丰富,速溶效果好,还具有舒筋活络、消食等功效,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滋补保健佳品。食用方便、老少皆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茶粉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榅桲牡丹皮茶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榅桲,别名楔楂、蛮檀等,蔷薇科榅桲属榅桲乔木的果实,味甘、酸,性温。《本草图经》记载:“治胸膈中积食,去醋水,下气止渴。欲卧啖一两枚而寝,生熟皆宜。” 中医认为榅桲性温无毒,有祛湿解暑、舒筋活络、消食及治疗中暑吐泻、腹胀、关节疼痛、痉挛、消化不良等症的作用。果实芳香味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干物质含量15.5-23.9%,含糖8-9.6%,有些品种高达10.7%,苹果酸0.93%,维生素1.86%,矿物质0.47-5.5%,鲜食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果实内还含有儿茶素、黄磷素等活性物质,能增进血管强度,促进人体健康。
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目前,市场上的牡丹皮大多用来制药,而将牡丹皮加工成榅桲牡丹皮茶粉,未见相关报道和相关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榅桲牡丹皮茶粉的制作方法,本方法制得的榅桲牡丹皮茶粉口味酸甜,营养丰富,既保留了原料的原滋原味和营养成分,同时也为牡丹皮的深加工提供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榅桲牡丹皮茶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牡丹皮、榅桲汁和乌龙茶为原料,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浸硫→低温干燥→粉碎→配制茶粉→混合、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料处理:选择质脆、纺锤形均匀的牡丹皮,用42-46℃的温水浸泡35分钟,洗去泥沙及杂物;
(2)熏硫:将牡丹皮放入充满SO2 的密封熏硫室中,6-8小时后拿出,用清水漂洗8-10次,沥干水分;
(3)冷冻干燥:将浸硫后的牡丹皮先以2-3℃/min的降温速度冻结至-10~-12℃,保持2-4小时,直至原料完全冻结,再在温度为36-42℃、真空度为28-32Pa条件下真空干燥6-7小时,使牡丹皮含水量控制在3-5%,放在阴凉通风处,待用;
(4)粉碎:干燥后的牡丹皮加入茉莉和豆薯,先在粉碎机中粉碎至150目,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超微粉碎细度为450目,温度为45℃,相对湿度保持在60%,粉碎得到牡丹皮超微粉;
(5)配制茶粉:将绿茶去杂清洗后,烘干,先在粉碎机中粉碎至160目,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420目,粉碎得到茶粉;
(6)混合、浓缩:将牡丹皮粉、茶粉和榅桲汁按1∶1∶2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甜菊糖浆和麦芽酚,搅拌均匀;先用反渗透膜在常温下进行浓缩,再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温度为65℃,至固形物含量为48%;
(7)喷雾干燥:采用高压喷雾干燥法进行干燥,得到榅桲牡丹皮茶粉;
(8)包装:用包装盒进行包装,要求密封防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未经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腥草袋泡茶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黄连壮阳茶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