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结构的立式电池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7848.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浩;张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2 | 分类号: | H01M50/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结构 立式 电池 底座 | ||
一种伸缩结构的立式电池底座,包括上顶座、下底座和中间杆,上顶座对电池顶部包裹限位,下底座对电池底部包裹限位,上顶座与下底座间为中间杆,中间杆对电池前后限位,上顶座和中间杆与下底座形成卡扣卡紧电池。解决因立式电池底座无法完全包裹住电池的问题,将立式电池底座由现有的半包裹电池的方式增加顶部的包裹,另外在底部增加弹簧,就形成一个伸缩结构,这样就是将电池完全包裹起来,且由于这个伸缩结构,增大了电池的受力,且有最高点也有保护,可以保证电池可以通过震动或者跌落后依然不会掉落出来。也就是说,该新型既能够保证电池安装和拆卸方便又能实现对电池的牢固卡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或个人电脑电池底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结构的立式电池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各种数据云的发展,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广。这样服务器与个人电脑的主板越来越多,在主板上有一个必须要有的东西就是电池,作用是在服务器或者个人电脑断电时保存部分信息。由于主板的PCB的空间有限,现在基本上不再采用普通的卧式的电池底座了,大部分是采用立式的电池底座。
但在实际应用时,立式底座由于只能包裹住一半的电池,无法通过震动及跌落测试,电池很容易就掉落出来(图1)。
现有的电池底座与电池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是分开单独运输的,待进行测试时需要进行安装、拆卸,实际使用时也需要安装和拆卸。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底座设计为现有结构。虽然在保证了安装和拆卸的便捷,但是由于底座对电池采用半包裹,而电池的顶部裸露,电池顶部又是受力集中位置,因此电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缩结构的立式电池底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伸缩结构的立式电池底座,包括上顶座、下底座和中间杆,上顶座对电池顶部包裹限位,下底座对电池底部包裹限位,上顶座与下底座间为中间杆,中间杆对电池前后限位,上顶座和中间杆与下底座形成卡扣卡紧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座底面设有与电池对应的用于电池安装的上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座顶面设有与电池对应的用于电池安装的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中间杆的下部分配合的插槽,中间杆的下部分可插入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杆的下部分套有弹性橡胶圈,弹性橡胶圈插入插槽内或中间杆的下部分设有弹性卡片,插入插槽时弹性卡片压缩卡紧在插槽内,拉出插槽外时,弹性卡片放松。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将上顶座和中间杆拉下的弹簧。
进一步地,上顶座与中间杆顶部固定连接,上顶座与下底座间设有弹簧,弹簧下拉上顶座配合下底座卡紧电池。
进一步地,上顶座与中间杆顶部固定连接,中间杆与下底座间设有弹簧,弹簧下拉中间杆和上顶座配合下底座卡紧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杆至少有两根,分别位于电池的前、后两侧,对电池前后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座的顶面为平滑的圆弧面,下底座的底面为平面。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因立式电池底座无法完全包裹住电池的问题,将立式电池底座由现有的半包裹电池的方式增加顶部的包裹,另外在底部增加弹簧,就形成一个伸缩结构,这样就是将电池完全包裹起来,且由于这个伸缩结构,增大了电池的受力,且有最高点也有保护,可以保证电池可以通过震动或者跌落后依然不会掉落出来。也就是说,该新型既能够保证电池安装和拆卸方便又能实现对电池的牢固卡紧。
从而保证了立式电池底座安装电池的可靠性,保护了主板和电池,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电力储存锂电池电箱
- 下一篇:液冷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