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828.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葛丽娟;马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B08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缸筒 基盒 光伏发电系统 上缸筒 泄气孔 缸筒 半圆弧形 高可靠性 支路管道 挤压杆 连通 体内 光伏电池板 上端面两端 清洁系统 人工清洗 发电板 挤压端 运动杆 罩壳体 转接筒 弹簧 腔体 工作量 嵌入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基盒本体、半圆弧形杆、光伏电池板和位于基盒本体内的U形缸筒,所述半圆弧形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基盒本体的上端面两端;U形缸筒进一步包括下缸筒、上缸筒和连通下缸筒、上缸筒的弧形转接筒,所述上缸筒内具有一运动杆;U形缸筒的下缸筒与基盒本体的顶板之间连通有一支路管道,所述下缸筒位于支路管道内的区域开有一泄气孔,所述泄气孔位于腔体底部,位于腔体内的从挤压杆的挤压端嵌入泄气孔从而延伸进入下缸筒内,从挤压杆的本体端与罩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弹簧。本发明有机地实现了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清洁系统的集成,能够实现对光伏发电板工作面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清洗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大多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开发可再生的资源。在人们探索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发现太阳能资源是可被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其具有无污染、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点,因此人们逐步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目前对太阳能资源利用最为典型的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取暖等,目前在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时,必定要用到光伏板,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光伏板,由于光伏板裸露在室外,容易落灰积尘树叶等杂物,从而严重影响光伏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和转换效率,因此需要对光伏板进行清洗工作。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并能降低人工工作量,高效地实现对光伏板清洁,保持光伏板长期运行在最佳能效状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该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有机地实现了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清洁系统的集成,能够实现对光伏发电板工作面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清洗的工作量,反复来回清洗且有效充分利用了高压气体,清洗污渍类型更多、更干净,从而保持光照强度稳定,让光伏板长期运行在最佳能效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可靠性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基盒本体、半圆弧形杆、光伏电池板和位于基盒本体内的U形缸筒,所述半圆弧形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基盒本体的上端面两端,一固定于基盒本体上的支座位于半圆弧形杆两端的中心处,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下端部能够转动地铰接于支座上,所述半圆弧形杆嵌入光伏电池板上端侧壁的凹槽内,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弧形挤压杆的一端,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上端与位于基盒本体左端的滑轮之间连接有一拖拽绳,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通过一第四弹簧与基盒本体的右端连接;
所述U形缸筒进一步包括下缸筒、上缸筒和连通下缸筒、上缸筒的弧形转接筒,所述上缸筒内具有一运动杆,此运动杆左端穿出上缸筒的端盖,此运动杆右端固定有密封塞,一第一弹簧套装于运动杆上并位于上缸筒的端盖和密封塞之间, 一毛刷的刷杆贯穿基盒本体的顶板并固定于运动杆左端上;
一位于滑轮和支座之间的弧形导筒安装于基盒本体内,此弧形导筒的上开口位于基盒本体表面,此弧形导筒的下开口与U形缸筒的下缸筒连通,一推块和挤压块均能够滑动密封地位于弧形导筒内,一第二弹簧连接于推块和挤压块之间;
所述U形缸筒的下缸筒与基盒本体的顶板之间连通有一支路管道,所述下缸筒位于支路管道内的区域开有一泄气孔,一位于支路管道内的罩壳体固定于下缸筒上从而形成一腔体,所述泄气孔位于腔体底部,位于腔体内的从挤压杆的挤压端嵌入泄气孔从而延伸进入下缸筒内,从挤压杆的本体端与罩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弹簧,所述从挤压杆的挤压端和本体端之间具有一凸缘,此凸缘的直径大于泄气孔的直径且凸缘与罩壳体四壁具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挤压杆的圆心与光伏电池板的转动中心重合。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弹簧连接到光伏电池板背面的中部。
3. 上述方案中,所述挤压块与推块相背的端面为半球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 下一篇:一种叠层式太阳能荧光聚光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