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4129.X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潇潇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C04B35/18;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陶瓷材料 高白度 着色剂 二甲基硅氧烷 改性酚醛树脂 有机硅偶联剂 重量百分比 三官能度 原料组成 聚乙酸 透光率 透光性 有机硅 二醇 内酯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改性酚醛树脂8‑12份、聚乙酸内酯二醇5‑15份、二甲基硅氧烷12‑15份、三官能度有机硅10‑16份、有机硅偶联剂5.5‑8份、着色剂1.5‑3份。本发明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制备出的产品同时兼具高白度和透光率,既具有高白度,又具有透光性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
背景技术
透明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化学稳定性良好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具有特殊的用途。自1959年,美国GE的陶瓷学家研制出一种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且在力学,热学,电学诸多方面具有优越性能的半透明氧化铝陶瓷,从此掀开了诱明陶瓷研究的序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本发明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制备出的产品同时兼具高白度和透光率,既具有高白度,又具有透光性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沸石、天然石英、长石、锂辉石、锌钡白、烧结助剂、纤维素醚、熔块,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纳沸石20-35份、天然石英15-20份、长石8-18份、锂辉石1.5-5份、锌钡白0.5-3份、烧结助剂2-3.5份、纤维素醚0.5-2.5份、熔块35-47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纳沸石20份、天然石英15份、长石8份、锂辉石1.5份、锌钡白0.5份、烧结助剂2份、纤维素醚0.5份、熔块3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纳沸石25份、天然石英18份、长石15份、锂辉石3份、锌钡白1.5份、烧结助剂2.5份、纤维素醚1份、熔块38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纳沸石35份、天然石英20份、长石18份、锂辉石5份、锌钡白3份、烧结助剂3.5份、纤维素醚2.5份、熔块47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纳沸石选用具有多网孔状的纳沸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烧结助剂包括三氧化二铝、氧化锰、氧化锌、三氧化二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本发明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制备出的产品同时兼具高白度和透光率,既具有高白度,又具有透光性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沸石、天然石英、长石、锂辉石、锌钡白、烧结助剂、纤维素醚、熔块,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纳沸石20份、天然石英15份、长石8份、锂辉石1.5份、锌钡白0.5份、烧结助剂2份、纤维素醚0.5份、熔块35份,所述纳沸石选用具有多网孔状的纳沸石,所述烧结助剂采用三氧化二铝、氧化锰、氧化锌、三氧化二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透光陶瓷材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沸石、天然石英、长石、锂辉石、锌钡白、烧结助剂、纤维素醚、熔块,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纳沸石25份、天然石英18份、长石15份、锂辉石3份、锌钡白1.5份、烧结助剂2.5份、纤维素醚1份、熔块38份,所述纳沸石选用具有多网孔状的纳沸石,所述烧结助剂采用三氧化二铝、氧化锰、氧化锌、三氧化二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潇潇,未经徐潇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