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3617.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伟;吴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3/00;E05B29/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远胜智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5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种锁芯装置,包括前把手、锁芯、驱动机构、离合器、离合套筒和拨块,锁芯包括锁胆和锁胆套筒,上锁时,驱动机构驱动离合器与锁胆脱离,旋转前把手,锁胆关于离合器和锁胆套筒均为空转,无法带动拨块转动,从而无法开锁,实现上锁防盗功能;此时,若出现电路故障或断电等情况,将钥匙穿插入锁胆并旋转钥匙,通过锁胆、锁胆套筒和离合套筒的传动,带动拨块的转动从而实现机械开锁;电子开锁时,驱动机构驱动离合器与锁胆扣合,旋转前把手,通过锁胆、离合器和离合套筒的传动从而带动拨块转动从而开锁;从而,该锁芯装置可同时具备电子开锁和机械开锁的功能,既设有电子开锁满足方便使用,又保留机械开锁从而满足应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锁领域,具体为一种锁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与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相关的硬件装置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电子锁以其无需用钥匙开锁的便利性得到了迅速普及。然而,很多电子锁的锁芯只具备电子驱动开锁而不具备机械开锁的单功能电子锁芯,从而这种单功能电子锁芯在使用上会造成一些不便甚至安全隐患,比如,在电池耗尽或电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电子锁芯可能由于电路故障而无法使用,更为严重的,在火灾发生时,电子锁芯很有可能由于电路被破坏而无法开锁,从而耽误了救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芯装置,其具电子开锁和机械开锁兼容的功能,在电路出现故障时,可由机械开锁作为应急开锁方式。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芯装置,包括前把手和锁芯,锁芯包括锁胆和锁胆套筒,前把手与锁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锁胆套筒套设在锁胆上,在未插入钥匙时,锁胆与锁胆套筒可相对转动,插入钥匙时,锁胆与锁胆套筒固定连接,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锁胆同轴连接的驱动机构、离合器、离合套筒和拨块;驱动机构与离合器驱动连接,离合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与锁胆的另一端扣合或脱离;离合套筒与拨块固定连接,离合套筒套设与离合器外并与其径向固定连接,轴向滑动连接,离合套筒与锁胆套筒可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其中,离合器与锁胆扣合时,可促使离合套筒与锁胆套筒为转动连接,离合器与锁胆脱离时,可促使离合套筒与锁胆套筒为固定连接。
优选地,离合器包括可与锁胆扣合的第一端部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端部,锁胆设有扣合凸台,第一端部设有与扣合凸台配合的扣合凹槽。
优选地,离合套筒包括靠近锁胆的第三端部和远离锁胆的第四端部,第三端部设有与第一端部匹配的第三轴孔,第四端部设有与第二端部匹配的第四轴孔,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凸台,第四端部设有与第二凸台匹配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与第四轴孔接通。
优选地,锁胆套筒部分套设在离合套筒的第三端部上,并在径向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三端部设有与第一限位孔同轴的第二限位孔,该锁芯装置还包括钢珠,钢珠可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移动,其中,离合器与锁胆扣合时,钢珠完全落于第二限位孔内,离合器与锁胆脱离时,钢珠落于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之间。
优选地,离合器的第一端部外径大于第二端部外径并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一斜面,钢珠可抵接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或第一斜面。
优选地,离合器的第二端部设有弹簧容纳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弹簧、压杆和离合压盖,离合压盖设于第二端部一侧并与离合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依次穿过离合压盖和弹簧容纳槽并与离合器转动连接,弹簧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一端抵接离合压盖,另一端抵接弹簧容纳槽的内端面,压杆穿过电机的输出轴的中部径向并且两端均伸出弹簧的外周面。
优选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部,离合器在弹簧容纳槽的一端设有弹簧止转槽,弹簧止转槽与弹簧容纳槽接通,伸出部卡接进弹簧止转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