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锥面衔铁双线圈双稳态电磁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1946.X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张家赫;郭振国;廖晓宇;梁慧敏;翟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磁通 双线圈 双稳态电磁 密封锥面 输出力 吸合 衔铁 抵消 传统电磁 串联结构 电磁机构 核心结构 永磁回路 锥面衔铁 单稳态 阀控制 双稳态 体积小 功耗 节能 释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锥面衔铁双线圈双稳态电磁机构,该电磁机构采用锥面衔铁作为核心结构,既增大了初始输出力,又增大了吸合侧保持力;采用双线圈串联结构,在吸合过程中,下面的线圈起到抵消下部永磁磁通的作用,上面的线圈起到增大上部永磁磁通的作用,在释放过程中,上面的线圈起到抵消上部永磁磁通的作用,下面的线圈起到增大下部永磁磁通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电磁阀控制存在的行程短、单稳态保持、功耗大等缺点,具有体积小、输出力与保持力大、双稳态、永磁回路保持、节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磁阀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衔铁密封型双稳态电磁机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磁阀作为自动化仪表的一种执行器,近年来用量急剧上升,被广泛用于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及国防科研等各领域行业。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液压式阀门控制,行程短,单稳态保持,功耗高,需要一直通电,不节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永磁式双稳态电磁机构,增大行程及输出力,采用正反向脉冲驱动,管道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可拓展性强,成为现在市场的极大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密封锥面衔铁双线圈双稳态电磁机构,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锥面衔铁双线圈双稳态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衔铁(a1),一个或多个永磁体(a2),套筒(a3),外壳(a4),上轭铁(a5),静铁芯(a6),线圈一(a7),线圈二(a8),线圈骨架(a9);
其中所述永磁体(a2)为扇形结构,永磁体(a2)位于线圈骨架(a9)的中间层,套筒(a3)的底面与静铁芯(a6)的上平面接触;
所述衔铁(a1)为可动部件,密封在套筒(a3)内;
所述衔铁(a1)、外壳(a4)、上轭铁(a5)、静铁芯(a6)为导磁材料,套筒(a3)与线圈骨架(a9)为非导磁材料。
优选地,所述衔铁(a1)为直动式结构,其上端面采用锥面结构,增大正对面积,减小磁间隙,下端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静铁芯(a6)的外形结构为圆柱形,固定在外壳(a4)上。
优选地,所述套筒(a3)为壁厚一定、底端封闭的圆筒形。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a2)采用扇形结构,所述线圈骨架(a9)的中间层为线圈骨架(a9)的中间偏上位置,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永磁体(a2)为衔铁(a1)提供保持力。
优选地,在所述永磁体(a2)的上部和下部的线圈骨架(a9)上分别缠绕线圈一(a7)和线圈二(a8),线圈一(a7)和线圈二(a8)采用串联方式。
优选地,所述衔铁(a1)下端闭合,处于释放位置,衔铁(a1)的下端面与静铁芯(a6)形成工作气隙1;
线圈一(a7)、线圈二(a8)缠绕在线圈骨架(a9)上,衔铁(a1)的锥面与上轭铁(a5)上极面形成工作气隙2;
永磁体(a2)内侧面与衔铁(a1)外侧面形成非工作气隙3。
更为优选地,在所述电磁机构中,线圈一(a7)、线圈二(a8)不加电流的永磁磁路磁通具有两条闭合磁路,磁路1:永磁体的N极——非工作气隙3——衔铁(a1)的下半部——工作气隙1——静铁芯(a6)——外壳(a4)底部——外壳(a4)的下半部——永磁体的S极;磁路2:永磁体的N极——非工作气隙3——衔铁(a1)的上半部——工作气隙2——上轭铁(a5)——外壳(a4)上半部——永磁体的S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