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患子提取物在泡沫分离采收镍离子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1830.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尧;马寒骏;卢英华;罗世翊;崔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62 | 分类号: | C02F1/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患子提取物 镍离子 采收 泡沫分离 载液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化学表面活性剂 应用 离子回收率 工艺条件 临界胶束 气体流速 实验优化 捕集剂 常温下 单因素 起泡剂 富集 气速 正交 测量 考察 | ||
无患子提取物在泡沫分离采收镍离子中的应用,无患子提取物在泡沫分离采收镍离子中的应用为以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患子提取物作为起泡剂和捕集剂,分离采收水溶液中微量Ni2+。测量比较无患子提取物与其他五种化学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单因素法考察了pH值、气体流速、载液量、收集时间、无患子提取物的浓度、镍离子的初始浓度对镍离子分离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优化,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常温下,pH=8,气速350ml/min,分离时间5min,载液量300ml,无患子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0.2g/L,镍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mg/L,此条件下Ni2+离子回收率可达84.7%,富集比为8.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以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患子提取物作为起泡剂,分离采收水溶液中微量Ni2+。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严重污染着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含有重金属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矿业、电镀、有色金属的生产等[1]。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Hg、Cr、Pb、Ni、Zn等,毒性强且持久,不可降解,可通过食物链影响动植物生长和威胁人类健康[2-4]。传统工艺方法中用来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电解法等[5-11]。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一般成本较高,操作条件也比较复杂。泡沫分离法相较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在于:对于低浓度的物系分离效果显著,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适中,环境友好。无患子主产于亚洲各国,我国南部也有栽培,来源广泛[12]。无患子含有大量的糖苷类物质,其中无患子提取物为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呈中性,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作用,并且易降解,对人体无毒无害,同时还有相当好的起泡性[13]。段纪东和张鹏等人[14]对无患子提取物的泡沫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患子提取物是起泡能力较强的起泡剂,它的起泡稳定性要好于传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起泡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具有最长的半衰期。以无患子提取物作为天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和捕集剂应用于泡沫分离,能够在保证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的同时,节约能耗和成本,为更好的工业化提供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梅光泉,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治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4):54-56.
[2]高长生,罗沿予,夏娟,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绿色科技,2012,2:132-134.
[3]邹照华,何素芳,韩彩芸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水处理技术,36(6):17-21.
[4]王胜凡,梅立永,王磊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与比较,广东化工,2017,44(22):9-100.
[5]刘美玲,石琛,王丽坤.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J].广东化工,2015,42(1):77-77.
[6]罗志勇,张胜涛,郑泽根等,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6):6-10.
[7]刘绍忠,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研究,工业水处理,2010,30(2):86-88.
[8]韩兵,陈亢利,巨刚,高重金属含量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实践,2016,42(12):133-137.
[9]张金东,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电镀与环保,2017,37(6):66-69.
[10]刘芳,还原沉淀法对含铬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4):54-59.
[11]曾国明,周和平,伍培等,铜绿微囊藻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11):104-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