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烧结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0185.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徐文立;陈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旋转机构 放料平台 闸门装置 炉体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升降旋转装置 脱脂 烧结炉 炉体下部 生产效率 外壳内部 受热 上端 装卸料 体内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烧结炉,包括炉体,炉体下部通过闸门装置连接有升降旋转装置,升降旋转装置的外壳与闸门装置连接,外壳上设有装卸料门,外壳内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升降旋转机构上端设有放料平台,放料平台与炉体之间设有间隙,放料平台在升降旋转机构的驱动下能够通过闸门装置进出炉体,并能够在炉体内旋转。本发明可使产品受热更加均匀,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烧结炉。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技术。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是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与塑料成形工艺相结合的新工艺,是集塑料成形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形,快速制造高密度、高精度、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性的制品,并可直接批量生产出零件,是制造技术行业一次新的变革。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注射机理为:通过注射机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混合物以一定的温度、速度和压力注入充满模腔,经冷却定形出模得到一定形状、尺寸的预制件,再脱出预制件中的粘结剂并进行烧结,可得到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制件。其成形工艺流程如下:1.金属粉末和粘结剂混料,2.成形,3.脱脂,4.烧结,5.后处理,6.成品。
其中,脱脂和烧结是最关键的步骤。脱脂是成形坯在烧结前去除体内所含粘结剂的过程。脱脂工艺必须保证粘结剂从坯块的不同部位沿着颗粒之间的微小通道逐渐地排出,而不损害成形坯的高强度。烧结能使多孔的脱脂毛坯收缩密化成为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制品。
为满足产品性能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设备制造厂家的批次炉仍然采用真空脱脂烧结的形式,脱脂烧结和冷却都在一个腔体内进行,而炉内保温材多采用石墨材,无法实现全程氢气脱脂烧结即无法改善炉内烧结气氛,也无法满足产品的热处理要求。同时为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炉子越做越大,炉内温度也无法保证温度均匀,随之而来的产品稳定性下降和热处理问题越来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烧结炉,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产品受热更加均匀,并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脱脂烧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部通过闸门装置连接有升降旋转装置,所述升降旋转装置的外壳与所述闸门装置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装卸料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升降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上端设有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与所述炉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放料平台在所述升降旋转机构的驱动下能够通过所述闸门装置进出所述炉体,并能够在所述炉体内旋转。
优选地,所述炉体为正四棱柱体形、正六棱柱体形或圆柱体形,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层加热体,每层所述加热体的个数均为三的倍数,同层的所述加热体呈Y型接法连接;所述炉体上还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的数量与所述加热体的层数相对应,所述热电偶的检测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体与料舟之间。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有陶瓷保温层,所述加热体的材料为钨或钼。
优选地,所述闸门装置包括闸座和闸板,所述闸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炉体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闸板与所述闸座滑动连接,所述闸板关闭后能够与所述闸座的内壁下侧密封,所述闸板连接有齿条,所述闸座上设有闸门电机减速机,所述闸门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闸座与所述炉体之间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炉体内通入还原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所述闸座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向所述炉体内通入惰性气体,所述外壳上侧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用于向所述外壳内通入惰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