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9485.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珠;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221/10;C07D401/04;C07D405/12;C07D409/12;C07D405/14;C07D409/14;C07D471/04;C07D401/10;C07D487/04;C07D209/80;C07D209/94;C07D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空穴传输层 占据分子轨道能级 有机光电材料 玻璃化转变 空穴迁移率 发光效率 降低器件 驱动电压 使用寿命 混合物 色纯度 膜性 荧光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该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空穴迁移率和玻璃化转变额温度都很高,从而溶解性、无定形成膜性、稳定性以及荧光性能都很好,作为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应用在OLED器件中,可以显著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色纯度和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是一类性能优良的OLED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被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是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器件结构由阳极、阴极、以及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薄膜层组成。其发光机理是:向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电子从阴极一侧注入,空穴从阳极一侧注入,二者在发光层结合成为激子(exciton),激子再从激发态恢复至基态,从而发光,实现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的光能。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OLED材料分为发光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空穴传输材料通常应具有低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值,因此大部分具有低T1值,由此,在磷光发光层中生成的激子扩散到空穴传输层界面或者空穴传输层侧,最终导致在发光层内界面的发光或者发光层内的电荷不均衡,从而在空穴传输层的界面上发光。在空穴传输层界面上发光的情况下,将出现有机发光器件的色纯度及效率变低和寿命变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包含通式(I)及通式(II)所示结构:
其中,X选自C或N;L、L1'、L2'、L3'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二价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二价杂芳基;Ar1、Ar2、Ar3、Ar4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或所述Ar1与Ar2相互连接形成含氮五元杂环,或所述Ar3与Ar4相互连接形成含氮五元杂环;Ar1'、Ar3'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基中的一种;A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优选的,所述的L、L1'、L2'、L3'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Ar1、Ar2、Ar3、Ar4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或所述Ar1与Ar2相互连接形成含氮五元杂环,或所述Ar3与Ar4相互连接形成含氮五元杂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