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785.7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谢生华;林金妹;王晓伟;周世康;龚明子;蔡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混凝土 新拌混凝土 成型 混凝土 试件 试模 试件成型装置 施力组件 振动过程 沉降量 垫板 装入 表面应力 成型效果 结合成型 有效减少 反力架 紧实性 刻度尺 有效地 螺杆 施力 空洞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包括施力组件、反力架和试模,可实现透水混凝土试件压振结合成型,且混凝土在振动的过程中,通过施力组件对混凝土上方的垫板进行持续施力,有效地避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出现局部空洞的现象;成型方法中分两次将新拌混凝土装入试模本体中,并分别进行多次掂落操作,使装入试模本体中的新拌混凝土具有很好的紧实性,有效减少振动过程中混凝土的沉降量,且通过螺杆上的刻度尺对混凝土上部垫板所受压力进行精确计算,使在振动过程中及时补偿新拌混凝土的沉降量,从而使新拌混凝土表面应力得以保证,成型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试件成型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海绵城市”计划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不同的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对其强度影响较大,甚至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以不同的成型方法做出的试件强度也不相同。目前对于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较为常用的有碾压法、静压法和振动法三种,对于碾压法和静压法来说,透水性能良好,但混凝土强度不高,振动法是将试模放置在混凝土振动台上振动成型,强度较高,但容易造成孔洞阻塞,透水性能较差,而传统的加压振动法只是在振动开始之前利用压件施加一个压力,但是振动的过程中混凝土会在试模内发生沉降,导致施加的压力逐渐减小甚至消失,从而导致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出现局部空洞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在放振动台上振动的同时混凝土试件顶面也能持续受到一定的压力的试件成型装置及相应的成型方法。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包括施力组件、反力架和试模,所述反力架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振动台上,包括反力架顶板,反力架顶板底部中心设置有加强螺母,反力架顶板通过四根立柱连接反力架底板;所述试模包括试模本体和导向套筒,试模本体放置在反力架底板中心,试模本体上沿外侧周围设置有纵截面为矩形的翼缘,导向套筒扣设于翼缘上,导向套筒的纵截面与翼缘的纵截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矩形,试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试模本体内壁尺寸相匹配的垫板;所述施力组件包括旋动手柄,旋动手柄底部中心设置有螺杆,螺杆穿透反力架顶板中心、加强螺母伸入反力架内部,螺杆的底部刚性连接横截面为圆形的上压板,上压板的下方设置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下方设置横截面为圆形的下压板,下压板下方设置弹簧,上压板、滚动轴承、下压板、弹簧通过限位框架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架为圆筒形框架,包括框架顶板,螺杆穿透框架顶板中心,框架顶板通过螺栓连接限位框架壁。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架的内壁横截面尺寸与上压板、滚动轴承、下压板、弹簧的外侧间隙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横截面为优弓形,优弓形弦长边所在的纵向平面上标刻有精度为1mm的刻度尺。
利用所述的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导向套筒和垫板从试模本体上取出,再将新拌混凝土装入试模本体的一半高度;
2)将试模本体掂离地面高4-7cm处自由落下;
3)重复步骤2)4-6次;
4)将导向套筒扣设在试模本体上,再将新拌混凝土装入试模本体至导向套筒顶面;
5)重复步骤2)4-6次;
6)试模本体内新拌混凝土出现沉降空间,再次添加新拌混凝土至距离导向套筒顶面0.4-0.7cm处,并将新拌混凝土表面整平,将垫板放置在新拌混凝土表面,再将装好新拌混凝土的试模放置在反力架底板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岩心制作模具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载玻片自动涂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