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感染症的粒子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7046.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考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49;G01N1/30;G01N15/10;G01N1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郑天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识别 感染 粒子 分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程序 | ||
1.用于识别感染症的粒子分析装置,其具备:
光源,其向将从受试者采集的含粒子的受试血液受试体、对核酸进行染色的荧光染料和溶血剂混合而调制的测定试样照射光,
检测部,其接收来自由上述照射发生的上述测定试样中所含的各粒子的散射光及荧光,及
处理部,其
将检测到以下散射光强度及荧光强度的粒子确定为判断为未罹患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基本上不含、并且感染症患者的血液中含的嗜中性粒细胞的粒子,取得对于确定的粒子的粒子数信息,其中
上述散射光强度在从被判断为相当于未罹患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所含的嗜中性粒细胞集团的粒子集团检测到的散射光强度的范围内,且
上述荧光强度在从幼稚粒细胞集团检测到的荧光强度的下限值和从被判断为相当于未罹患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所含的嗜中性粒细胞集团的粒子集团检测到的荧光强度的上限值之间,
基于上述粒子数信息而判断上述受试血液受试体是从细菌感染症患者采集的受试体或从病毒感染症患者采集的受试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
从由上述检测部接收的散射光及荧光取得散射光强度及荧光强度,
基于上述散射光强度及上述荧光强度而确定判断为未罹患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基本上不含、并且感染症患者的血液中含的嗜中性粒细胞的粒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
基于上述散射光及荧光而还取得全嗜中性粒细胞集团的粒子数信息和第1集团的粒子数信息,
上述第1集团是在上述受试血液受试体中,被判断为相当于未罹患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所含的嗜中性粒细胞集团的粒子集团。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装置还具备存储下列信息的存储部:
用于确定上述第1集团的散射光强度范围及荧光强度范围的信息,和
用于确定上述全嗜中性粒细胞集团的散射光强度范围及荧光强度范围的信息,
上述处理部
对上述测定试样中的各粒子的散射光强度及荧光强度和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散射光强度范围及荧光强度范围的信息各自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而确定上述测定试样中的第1集团和全嗜中性粒细胞集团,
将上述全嗜中性粒细胞集团中含、并且上述第1集团中不含的粒子确定为判断为未罹患上述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基本上不含、并且感染症患者的血液中含的嗜中性粒细胞的粒子。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还取得测定试样中的白细胞集团的粒子数信息。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
算出上述白细胞集团的粒子数信息中所含的粒子数和判断为未罹患上述感染症的对照者的血液中基本上不含、并且感染症患者的血液中含的嗜中性粒细胞的粒子的粒子数的比例,
将上述比例与第1阈值比较,在上述比例比第1阈值高时,判断为上述受试血液受试体是从细菌感染症患者采集的受试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
进一步将上述比例与作为比第1阈值低的值的第2阈值比较,
在上述比例是第1阈值以下、且比第2阈值高时,判断为上述受试血液受试体是从病毒感染症患者采集的受试体。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在上述比例在第2阈值以下时,判断为上述受试血液受试体是从未感染病毒及细菌之任一者的受试者采集的受试体。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还具备流动池,上述光照射到通过流动池的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0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