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5686.5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大和;濑户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万捷;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提供一种技术在具备探针保护器时,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性的同时,能实现容器的操作的方便性、容易性等。包括探针保护器(24),其相对于包含检体盘(1)的分配位置的一部分区域可进行安装和拆卸,在探针(32)的轨道周边具有保护壁。探针保护器(24)具有针对一部分区域的固定部(螺钉25)和插入部(突起45),具有在通过操作者安装或拆卸探针保护器(24)时,检测固定部的状态的第一机构(201)和检测插入部的状态的第二机构(202)。自动分析装置在探针保护器被拆卸时,检测到固定部的非固定状态时使分配动作转移至停止状态,检测到插入部的非插入状态时切断对分配动作所涉及的机构提供的驱动电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生化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技术。此外,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的容器设置机构、盖板或探针保护器等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查用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具有如下生化分析功能:基于光学测定对血液、尿液等生物体试料(有时也被称为检体、样本等)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包括以包含检体、试剂的吸引和喷出在内的动作(有时也记载作分配、取样)为目的的机构。该机构包含探针(有时也被称为喷嘴等)、可动臂。探针的动作被控制使其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移动。自动分析装置作为容器设置机构具有例如被旋转驱动的检体盘、试剂盘、反应槽机构的盘。对检体盘设置有检体容器。进行分配动作时,规定的探针(检体喷嘴)从检体盘的对象的检体容器中吸引检体,将该检体喷出至反应槽机构的盘的反应容器内。出于微量分配等目的,探针具有前端细尖的形状。
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分配动作时,若用户即操作者的手指等与探针的前端部相接触,则可能受伤、感染,还可能由于前端部的污染而对分析产生影响。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在分配动作时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性等,需要采取措施以降低操作者的身体与探针的前端部接触的风险。作为一种措施,列举有安装探针保护器、盖板等机构。探针保护器是设置于盘的一部分、探针的轨道周边的结构物。探针保护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防护,从而在分配动作时限制操作者的身体进入探针的轨道并提醒,使其与探针的前端部不接触。
作为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和探针保护器等涉及的现有技术例,列举有日本专利特开2006-284609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4923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自动分析装置中设有检体手触防止板的内容、以及以下内容。操作者用手按住检体手触防止板后,检体手触防止板边旋转边从样本盘上避开,在检测到该避让的情况下,使样本探针不进行移动动作。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即使在操作者的手等被夹在了探针保护器和检体容器架设机构之间时,也能使手等不会受到进一步的压迫,停止检体取样机构和检体容器架设机构的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84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149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中,从确保安全性等的观点来看,要求安装探针保护器。现有技术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通常动作时以安装了探针保护器的状态进行包含分配动作的分析动作。然而,操作者有时出于对容器进行操作等目的而会拆卸探针保护器。例如,有时会发生希望紧急进行分析的检体(有时被记载为紧急检体)。在该情况下,操作者有时会进行将该检体的容器追加设置于检体盘中空闲的部位的操作。在检体盘上探针保护器覆盖遮挡的区域中尤其难以设置检体容器。因此,操作者有时会拆卸探针保护器后将检体容器设置于该区域。像这样,存在有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期望进行容器的操作这样的需求。现有技术例的设有探针保护器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虽然满足了确保安全性的方面,但对于动作中的容器的操作而言,则无法进行或是难以进行。即,在用户的便利性、操作的容易性这一方面存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