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2899.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许佳捷;贾梦迪;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6;G06F16/9537;G06F16/958;G06F16/901;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盼盼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时间感知 验证 订阅 发布 过滤效率 内容推荐 实际需求 位置区域 兴趣爱好 移动路径 用户推荐 用户移动 准确度 去除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用户在固定位置的消息推荐和用户在移动路径上的消息推荐,包括过滤阶段和验证阶段。通过上述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去除在无关消息对用户推荐的干扰,以保证内容推荐的效率和质量,省去了无关位置区域的大量无关消息,推荐效率提高60%‑80%,大大提高了消息推荐的过滤效率,又结合了用户移动路径的位置信息,过滤后的消息更符合用户的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推荐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信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发布/订阅系统是一个把信息从发布者(信息制造者)传送给相关的订阅者(信息消费者)。在该系统中,订阅者用订阅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兴趣特征,一旦有新消息产生并发布,系统就自动把这条消息分配给所有与其相似的订阅者。
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订阅没有考虑空间和时间信息。但是,随着移动网络计算和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订阅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感兴趣的不再仅仅是文本内容,还有相关联的空间和时间信息,基于文本的订阅不再能满足这些需求。
现有的基于位置的发布/订阅系统主要是用布尔过滤器处理订阅的空间和文本信息,如果订阅的位置和文本与含有地理标签的最新信息都匹配的话,就把这些信息传送给相应的订阅者。但是,这些工作却没有考虑时间信息,这样就无法完全表示用户的兴趣而且有可能导致信息传送的延迟。例如,用户指定了一块区域以后,很有可能即使他已经离开了这块区域系统还在向他推送信息。不仅如此,由于系统使用的是布尔过滤器,系统只能得到订阅和信息匹配或者不匹配两种答案,无法衡量它们的相似程度,这样就无法灵活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去除在无关消息对用户推荐的干扰,以保证内容推荐的效率和质量,省去了无关位置区域的大量无关消息,推荐效率提高60%-80%,大大提高了消息推荐的过滤效率,又结合了用户移动路径的位置信息,过滤后的消息更符合用户的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推荐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包括过滤阶段和验证阶段,在过滤阶段,设置有时间感知基于位置的过滤器和时间感知基于区域的过滤器,通过时间感知基于位置的过滤器和时间感知基于区域的过滤器来删除无关的订阅,在时间感知基于位置的过滤器中整合了倒排索引、空间剪枝技术和前缀过滤来为每条消息剪枝大量不相关的订阅并获得少量相似的候选订阅者,在时间感知基于区域的过滤器中将位置划分为区域并使用R树作为索引结构,进一步删除无关的订阅获得一组相似的候选订阅者;在验证阶段,计算每个候选订阅者和给定消息之间的相似性,以获得相匹配的订阅,为每个消息生成最终合适的订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候选订阅者和给定消息之间的相似性在三个维度进行定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三个维度包括文本、空间和时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布和订阅框架以消息和订阅集作为输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时间感知基于路径的发布和订阅框架的过滤验证方法,在基于路径的订阅上制定了TPPS问题,支持来自不同订阅者的灵活需求,删除无关的订阅,为每个消息生成最终合适的订阅,以便有效地向相关订阅者发送消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